第8章 文人相轻(2/2)

朱祁镇年纪虽小,却深諳朝堂爭斗——永远不要顺著对方,那样只会被牵著鼻子走,最多不输,但绝不会贏。

他不想提,但群臣却不想让他如愿,依旧试图將话题引回太皇太后还政的事。

不是他们对朱祁镇有意见,而是还没来得及部署,不想贸然换『老板』。

“眾卿可有本奏!?”朱祁镇声音大了些,语气略显不耐。

“臣有本奏。”礼部侍郎高声道。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王直身上。

朱祁镇鬆了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准奏。”

“启稟皇上,臣弹劾內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杨士奇,纵子行凶。”王直上来就开大,“杨稷为祸乡里,强抢民女,掘人坟墓,谋財害命多达十数起。”

这些自然是朱祁镇的授意,昨儿王振走后,他就找来王直,面授机宜。

王直是直性子,他和于谦共进退,且早已看杨士奇不顺眼,见皇帝要对杨士奇动手,想都没想便答应下来。

群臣再次傻眼。

王直竟然公开弹劾杨士奇,他们的震惊程度,犹在太皇太后还政之上。

现在的杨士奇,那是何等的风光,可以说,百官七成以上的官员都投靠了他门下。

这王直也太莽了吧?

一时间,所有人都將目光聚集在于谦身上。

毕竟,王直一向推崇于谦,所行之事也都以于谦的主张为主。

如今闹这么一出,若说不是于谦的主意,打死他们都不信。

于谦诧异非常,他的確不知情,因为王直压根儿就没跟他商量。

“王侍郎,说话要讲证据。”蹲了两年大牢的吏部尚书郭璡出班,“你这是在哪儿听说的消息?”

郭璡自被张辅报復后,就彻底投靠了杨士奇。

如今见表现的机会来了,自然不会错过。

“你身居庙堂之上,如何得知地方上的事?”郭璡意有所指,哼道:“怕是某些有心人,为了攻訐杨大学士,故意栽赃构陷,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这话是说给于谦听的,但于谦压根就不鸟他。

王直微微一笑,拱手道:“皇上,臣也是江.西人,这消息是臣老家二叔邻居的小舅子,丈母娘的表妹的侄女婿的堂兄弟,托人写信告诉臣的,消息绝对准確。”

郭璡饶是精明,也被这一连串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係,搞得一个头两个大。

他乾脆不想了,拱手道:“皇上,这分明就是恶意中伤,没有半分真实性可言,还请皇上莫要中了王直的奸计。”

“奸计?”王直冷笑,“大明律载有明文,誹谤官员、及家眷,若查无实据,誹谤者反坐之,本官不是言官,又岂会风闻奏事?”

顿了顿,反讽回去,“杨大学士都还没吭声呢,你郭尚书在这儿说什么,莫非…堂堂吏部天官,竟成了別人喉舌?”

“你……!”郭璡大怒。

“好了。”朱祁镇一拍纸镇,凝重道:“王爱卿,若查无实据该当如何?”

“臣愿以死谢罪!”王直大声回道。

声音在大殿迴荡,振聋发聵。

这下,郭璡也不说话了。

傻子都能看出来,王直这是拼命了。

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郭璡投靠杨士奇是为了靠棵大树好乘凉,他是为了自己,而非真心实意的为杨士奇肝脑涂地,眼下儼然是你死我活,他哪敢入局。

当即闭口不言。

不仅是他,工部、都察院、刑部等大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如泥雕木塑一般。

以至於,已经没人提太皇太后还政的事儿了。

朱祁镇点点头:“王爱卿既有如此把握,那就查,不过,若杨稷无罪,朕可要严办你了。”

顿了顿,看向杨士奇,“杨爱卿以为如何?”

杨士奇满心满脸的苦涩,踌躇良久,只得拱手道:“皇上英明。”

他哪里看不明白,这就是小皇帝指使王直这么干的,便是他不同意查,小皇帝也依旧会查。

散了朝。

杨士奇落寞地走出大殿,上朝时还和他寒暄,言语巴结、諂媚的百官,一个个避之不及。

谁都不傻,王直敢这么干,肯定不是无的放矢,唯恐挨著杨士奇半点儿。

杨士奇落寞感嘆:文人相轻,世態炎凉啊……!

他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权力带给他的『生机活力』,剎那间消弭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