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文献大成(2/2)

过了大年初一,李青又开始了游山玩水,锦衣卫叫苦不迭,却也不敢怠慢,混在人群中尽职尽责的保护著钦差大人。

快乐悠閒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李青觉得还没玩儿呢,就到了元宵节。

度日如年的锦衣卫总算是鬆了口气,终於不用满大街瞎鸡儿逛了,这半个月下来,他们腿都要断了。

吃元宵、赏灯后,玩尽兴的李青投入到了工作中。

知府、富绅相当配合,甚至可以说是鼎力相助,只两个月的功夫,便將织造局建好了。

李青这边儿言语一声,那边儿富绅就乖乖送来桑蚕、织机、织工,生怕伺候的不到位,惹得这位钦差不快。

这个配合劲儿,搞的李青都不好意思了。

他真想来一句:“你们別怕,我是个好人。”

三月中旬织造局便顺利运作,李青上书让朱棣派太监来,而后又带了半个月的太监。

一切步入正轨后,李青並未急著离开,而是拉上三女继续游山玩水。

这个时节,正是风景好的时候,忙完公务的李青彻底玩嗨了,一点儿要回去的意思都没有。

锦衣卫生无可恋的跟著,摊上这么个货,他们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李青是钦差,是永青侯,他们可不敢提意见,不爽归不爽,但一直尽职尽责。

五月初,终於有人治他了。

朱棣眼瞅著事儿办完了,这廝就是不回来,当即传旨令他即刻回京,不得延误。

锦衣卫听完旨意,差点喜极而泣,仰脸望天,內心高呼:“皇上圣明啊!”

……

五月中旬,李青回到京师,歇息一日后,进宫復命。

御书房。

李青將织造局的事情,详细阐述了一遍,朱棣听的频频点头。

小胖替李青说话道,“父皇,青哥…李卿立了这么大的功,是不是该奖赏啊?”

还得是小胖……李青矜持道:“太子过誉了,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这些都是臣子的本分。”

“有功还是要赏的。”朱棣笑道,“说吧,想要什么,朕无有不允。”

李青想了想,“要不,给臣放半年假吧?”

“这个……”朱棣轻咳两声,“你换一个,朕无有不允。”

无有不允就是个屁……李青无语:“皇上看著赏吧,臣无有不应。”

“嗨,你这廝……”朱棣正欲发飆,却听小黄门进来稟报:“皇上,解学士、扬修撰、夏尚书……求见。”

朱棣压了压火气,“昂,让他们进来。”

少顷,十余位文臣进来,资格最浅的杨士奇、杨荣,走在后面,抬著一口箱子。

而同为內阁成员的解縉,却自大地走在眾人前面,且满脸自豪。

“诸位爱卿,有什么事儿吗?”

解縉一脸喜气,率先拜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书已修成。”

“这么快?”

“这么快?”

李青、朱棣几乎同时出声,皆一脸惊讶。

朱棣此刻心情激盪,也懒得李青计较了,连忙上前打开箱子,看了起来。

片刻后,他缓缓合上,问道:“就这些吗?”

解縉拱了拱手,“皇上英明,都在这儿了。”

他矜持道,“文献大成是臣匯集学者百余人,仿照《韵府群玉》、《回溪史韵》二书体例,歷时……”

“什么玩意儿?!”

朱棣將《文献大成》丟进箱子里,脸色阴沉道,“朕之前怎么说的?”

解縉脸上的喜色一僵,訥訥道:“皇上说要修一本千古第一奇书。”

“这也算千古第一奇书?”朱棣冷哼道,“朕说过,要囊括古今所有的典籍文章,经、史、子、集、释藏、道经、医术、阴阳数术……只要是有的,都要归纳进来,可你这是啥?”

朱棣吼道:“滚回去重修!”

解縉脸一白,本以为能受封赏,却不料换来的是一通臭骂,整个人都蔫儿了。

他囁嚅道:“皇上,那样的话……百余人根本不够,只怕千人都…而且,收集书籍耗费的钱財也……”

“人才,书籍都不是事儿。”朱棣阔气道,“你儘管去做,朕全力支持,但得把书给朕修好。”

夏原吉心中一紧,忙开口道:“皇上,国库吃紧啊!”

“你放屁!”朱棣气道,“抄家抄了那么多钱,上半年的赋税马上就要运往京师,你告诉朕没钱?”

夏原吉苦笑道:“皇上,这个钱呀,它不能这么,您听臣说,这日子呀,得精打细算……”

“朕不听!”朱棣骂道:“你他娘就会哭穷,国库有没有钱朕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