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沙盘为饵(1/2)

刚刚製作完成的沙盘上高低起伏,那一道道沟槽中被灌了染了顏色的水,看起来就像真的河流一样呈现一种蓝绿色。蒙义拿著一根木桿指著某处说:“百骑。”

贏来拿起一个木雕骑兵摆在蒙义所指的位置上,蒙义又说:“车六乘。”

贏来把六辆小战车放在百骑左右两侧,隨著蒙义的指点沙盘上 逐渐呈现了一幅由步、骑、车三军构成的大阵,这个大阵的帅旗是红色的,而对面的平坦地势上则是一群骑兵他们的帅旗是蓝色的。

蒙义稍微调整了一下双方兵力部署之后问张固:“老张,你可看清这是谁和谁在对阵吗?”

“固看的很清楚,这是秦军与戎狄对阵。因为只有戎狄是清一色的骑兵,还有这地形分明就是秦邑和犬戎交界之地。”

“真不愧是张固,一眼就看透了其中的奥妙。那你再说说我这沙盘有何妙处?”

“呵呵,妙处甚多。”

所谓沙盘就是根据实地地形按一定的比例关係,用泥沙、兵棋和其它材料堆制的模型。其好处就是具有立体感强、形象直观、製作简便、经济实用等特点。主要供统帅和各级军官研究地形和作战方案以及演练战术时使用。

最早的沙盘发源於秦灭六国时,秦始皇亲自堆制研究各国地理形势並在李斯的辅佐下,派大將王翦为帅横扫六国一统中原。后来,秦始皇在修建陵墓时,在自己的陵墓中堆建了一个大型的地形模型。模型中不仅砌有高山、丘陵、城池等,而且还用水银模擬江河、大海,用机械装置使水银流动循环。可以说,这是最早的沙盘雏形,距现代约有两千二百年的歷史。

除了秦始皇外,在东汉建武八年(公元32年)大汉光武帝征伐天水、武都一带地方豪强隗囂时,大將马援“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使光武帝顿有“虏在吾目中矣”的感觉,这就是最早的沙盘作业。由此可见沙盘其实是我们的祖先发明並首先用於军事指挥的,而西方国家是在1811年才开始製作出第一张沙盘。

当时的普鲁士国王菲特烈威廉三世的文职军事顾问冯莱斯维茨,用胶泥製作了一个精巧的战场模型,並用各种顏色把道路、河流、村庄和树林表示出来,用小瓷块代表军队和武器,陈列在波茨坦皇宫里,用来进行军事游戏。

后来,莱斯维茨的儿子利用沙盘、地图表示地形地貌,以算时器表示军队和武器的配置情况,按照实战方式进行策略谋划。这种“战爭博弈”就更加接近於是现代沙盘作业。

19世纪末和20年代初,沙盘主要用於军事训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在实际中得到广泛运用。虽然隨著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模擬战场情况的新技术,为研究作战指挥提供了新的手段。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是数字模擬还是电子沙盘其原理和蒙义製作的沙盘是一样的,可以说蒙义把中国人发明沙盘的歷史再次提前了五百年。

张固素有诡才之称,他在军事指挥方面的造诣也有相当的高度,所以一眼就看出了沙盘的妙处。张固按照蒙义的指点和贏来一起指挥红与蒙义所指挥的蓝军开始了对抗。

这种新颖的演练方式一下子就把蒙放吸引住了,他主动计入到蒙义一边,蒙义索性把指挥权交给蒙放。应该说蒙放算是蒙义的弟子,因为蒙放的战术技巧和战术指挥技巧都是师承於蒙义。而蒙放的优点是他比蒙义更了解这个时代的各兵种的特点,也更能发挥诸兵种联合作战的优势。这就等於是把理论和实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效果是极其惊人的,因为不管张固和贏来怎么绞尽脑汁,但依旧败在单独使用骑兵的蒙方手下,作为裁判的蒙义对蒙放的表现满意极了。蒙放这孩子別看平时大大咧咧的,而且是见了女孩子就脸红气短说不出话来,但是上了战场就不一样了,堪称迅猛如豹、勇烈如虎、相信在蒙义的指导下在不久的將来他一定还会狡猾如狐。

张固眼睁睁看著蒙义伸手拔掉红色帅旗,他不禁常常出了一口气。

“一番演练之后方知此物的精髓所在,狼刺,如此军国重器不论在税收中肯定是视如珍宝严加保密的,可你却大肆宣扬出去唯恐天下人不知,这是为何?”

“沙盘对你们而言是国之重器,但对我来说就是个工具,其作用和价值並不是最高的。沙盘就是用来指挥推演如何打贏一场战役的,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主要是个带兵打仗之人只需看一眼就能明白八九不离十,所以保不保密意义不大。最主要的是沙盘推演只是预估,实际上能否取胜因素有很多,而沙盘的绝不是其中的关键。至於我为何要把消息散布出去嘛,老张你也知道,现在那边有了靠山正在四处招兵买马,也想方设法在君上面前表现自己。可惜最近没仗可打,而我这个消息一散出去那傢伙必定急眼,而且他背后的靠山一定比他还急。我对那个小蚂蚁不感兴趣,我是为了钓他背后的靠山,我想跟他做笔交易换一件很重要的东西。”

张固点点头说:“原来如此,我就知道你这样做必有深意。但是我提醒你不可轻敌,那位可不是只小蚂蚁,那是一只隨时会暴起的虎。而且现在他身边已经聚集了不少豺狼狐犬,还是要小心为上啊。”

“老张你说得对,我对他的態度是战略上藐视他,战术上重视他。记住我的话,一切反对派在哥面前都是纸老虎!”

啪啪啪。贏来、张固、蒙放使劲拍著巴掌,他们最喜欢看的就是蒙义这种牛哄哄的样子,看著就提气。

大庶长府邸,书房,贏鈹和百里询对坐,一卷竹简摆在两人中间的桌案上。

贏鈹指著竹简说:“这是太子命人送来的,你猜这是什么?”

百里询看都没看就回答:“那是公子签字画押的文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