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鏖战(上)(2/2)
张固呵呵一笑说:“固祖籍曲沃自然要照顾一下乡亲的顏面。”
“哎呀,原来张贤弟是我晋国大才呀,可惜可惜,在下若是早知道,定將你举荐给君上。”
“哈哈哈哈,东主,张固曾经做过您的门客,东主难道不记得了吗,啊?哈哈哈哈哈。”
张固大笑著打马而去,晋国上卿留在原地脸上一阵白一阵红。
姬仇军列阵完毕,隨著悠长的號角声响起,姬仇军大阵向前缓缓推进。古人作战时的阵型一般分为前、后、左、右、中,主帅坐镇中军指挥调度,前军以步兵为主。战时起到顶住敌军正面攻击缠住敌军,为左右两军实施包抄创造机会的作用。而后军则起到救火队的作用,哪里需要主帅就会把后军投入到哪里,起作用相当於现代的战略预备队。
姬仇军是马、步、车三个兵种配备齐全的军队,这样的军队在当前这种地势起伏不大的平原丘陵地带,具有著无以伦比的强大攻击性。但姬仇军现在却要面对龟缩在高台上的贏来军,这座突兀而起的高台此时在姬仇军將士的眼中却如同一座大山矗立在那里,有经验的老兵和各级军官一眼就看出这座高台的可怕之处。
高台整体呈圆形,贏来军大营矗立在高台顶部,充分体现了居高临下的好处,而且圆形堡垒不存在攻击死角,贏来军可以凭藉高强壁垒以及內部连贯的通道和梯子快速灵活的布置兵力,也可以充分发挥弓弩的威力將来犯之敌消灭在弓弩的射程之內。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姬仇军如果发起进攻就面临以下攻上的局面,而且这座高台只留一条通道,其余各面全部是壕沟高墙,如此布置一下就將姬仇军战车和骑兵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完全抵消。
战车適合於开阔地带冲敌破阵,也可以连接在一起形成防御工事,但是在这座高台面前只能望台兴嘆。因为那第一道又深又宽的壕沟就足可以將姬仇军的战车挡住,没有合適的跳板或者是將壕沟填平,战车根本没法越过壕沟发起攻击。更何况就算越过壕沟那后面还有一道一人多高的土墙呢。
这第一层土墙基本上是直立的,战车和战马是无法翻过去的,只能靠步兵翻越或者將土墙摧毁为骑兵开闢通道,但是贏来军会眼看著姬仇军在眼皮子底下毫无顾忌的开闢通道吗?显然不会。
而那唯一的通道在姬仇军將士看来就是一条死亡通道,通道狭窄不说坡度还很陡,骑兵如果上了这条通道马速会被降低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完全丧失了骑兵快速突击的威力。通道狭窄若使用步兵的,步兵们就会面临空有雄厚兵力却无法展开,只能挤在一起应对四面八方的攻击的悲惨局面。
最⊥新⊥小⊥说⊥在⊥⊥⊥首⊥发!
姬仇军在距离高台两里处停下,姬仇骑在卫队的掩护下绕著高台转了一圈,他回到中军之后姬仇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齐国公子掰著手指算了一下之后对姬仇说:“世子,如果我方强攻的话,损失颇巨,我刚才草草算了一下,若是强攻攻到最后我军的损失会高达八成以上!”
鲁国世子问:“你的意思是强攻损失巨大,但最终还是能取胜?”
齐国公子点点头说:“应该可以,因为我们的兵力是他们的一倍还多。这毕竟只是夯土高台而不是坚固的城池,攻城需要五倍於敌军的兵力,而攻打这样的土台现有的兵力应该够用,只是损失会很大。”
卫国世子说:“我军不可贸然强攻,以我之见应先採取四面佯攻之法大量消耗敌方箭矢,待到敌方箭矢耗尽就是我军开始强攻之时!”
三国世子和公子的话让张固、百里棲和郑国上卿连连点头,而身为主帅的姬仇却一言不发凝眉苦思。
观战台上下一片议论声,台上的几位国君也都摸著鬍子在琢磨,如果自己是姬仇应该怎样攻下这座高台。
吕购拍拍蒙义的肩膀问:“蒙狼刺,你若是姬仇该怎样攻下这座高台?”
蒙义先是一愣隨后低头想了半天之后才说:“最好的办法是围而不打,若一定要打我想应该在这座高台之外再修筑一条土墙,高度要比高台略高一些,如此就可以压制高台上守军的弓箭手,为强攻的將士提供掩护。”
吕购点点头说:“这倒也是个办法,就是只適合用於进攻这种小堡垒,而且必须是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倘若敌军还有援兵这个办法就不行了,因为太耗时间。”
蒙义拱拱手说:“齐公所言极是,狼刺受教了。”
吕购呵呵一笑摆了摆手,之后再也没看蒙义一眼。
嘟嘟嘟嘟。
號角声让观战台上下的人为之精神一振,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看著。此时,姬仇军前军步兵大阵左右分开,八辆战车鱼贯而出。
吕购惊讶地瞪大眼睛说:“怎么!这是要用战车实施攻击不成!”
晋候姬费王猛地站了起来跺著脚说:“不行啊,这样是不行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