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挑刺(2/2)
蒙义並不知道自己犯了大忌,反正现在贏开也准他这样做了那就没啥好担心的了。
贏开大袖一挥,殿內嘈杂之声止住,宦官高声宣到:“君上命,议政开始!”
隨著这一声,一位大臣站起身来到贏开面前躬身施礼。
“启稟君上,臣有事启奏。”
“讲来。”
那位大臣从袖子里掏出一卷竹简打开,然后站在贏来面前一边看著竹简一边默默叨叨。蒙义听了半天只听了个大概,说的是最近犬丘城內总有个別人沿街便溺,有损秦人风范,这个官打算请贏开批准他可以对这些人使用刑罚,以便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那位大臣说完之后退到一边拱手而立等著眾臣討论以及贏开的批示。眾臣开始討论起来,又赞同的有反对的。待眾人討论完毕之后,贏开转头问贏来:“我儿有何要说的?”
贏来一愣,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大殿內一片寂静,眾臣都盯著贏来眼睛都不带眨一眨的。百里棲和歷阳的双拳慢慢攥紧,贏鈹、百里询一副看好戏的样子,而歷显则依旧是云淡风轻的表情。
贏来脑门上冒出了汗,他根本没想到父君会有如此一问,他也很想像母亲叮嘱的那样大胆的说出来,但是他不知道该说啥。一直生长在深宫后院的贏来,根本就不能理解为和百姓们会隨地便溺。
贏开的眉头越皱越紧,脸色也越来越不好看,贏来已经急得满头大汗了。突然,他背后被人捅了捅,然后蒙义的压低的声音传来。
最⊥新⊥小⊥说⊥在⊥⊥⊥首⊥发!
“我说你跟著说。父君为秦人君上,犹如百姓父母。”
贏来咳嗽一声拱手说“父君为秦人君上,犹如百姓父母。”
“来偿闻不教而罚谓之虐,百姓有错,错在为君者不教。”
贏来:“来偿闻不教而罚谓之虐,百姓有错,错在为上者不教。”此话一出眾臣为之一惊,而贏开的脸色瞬间缓和不少。隨后蒙义说一句贏来复述一句。
“来窃以为应先查清百姓为何会如此,查明缘由之后才能有的放矢。来想问眾卿,百姓们会在自家门口便溺吗?”
眾臣摇头回答:“不会。”
贏来继续说:“正是如此,同样的一个人不会在自己门口便溺,却倒大庭广眾之下便溺,难道他不知羞耻吗?难道他不知道对错吗?来以为不是!犬丘城经营数代,人口日益增多,商贸也日渐繁荣。如今犬丘城內除了秦人还有他国之人。这位大人在刚才的陈述中没说清,到底是秦人还是他国之人隨地便溺。”
那位大臣连忙说:“公子所言极是,臣忽略了。其实臣已查清,那些隨地便溺者多为他国之人,秦人也有但多位老人和幼童。”
贏来说:“由此可见,秦人並不是不懂这个道理。那么他国之人不懂这个道理吗?也不是,因为他们无处可去。综上所述,来以为应在主要街道上建立专人管理的茅厕,专人负责打扫。巡街甲士和官差应时刻给与百姓提醒,但不要处罚。只对於那些屡教不改者施以惩罚就好。如此一来可以教化黎民遵纪守法,二来可以警告那些顽劣之徒不可轻易犯法。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之后,就会杜绝此类想像。”
眾臣听罢不住点头,在此之前遇到诸如此类的情况,秦人的做法是先责罚再搬出律法查看。若是律法上没有的就加上一笔,秦人早已习惯这个方式,但是他国之人並不知道秦人的习惯,因此往往闹出纠纷来。这也是中原列国看不起秦人,不愿跟秦人过多交涉的原因。因为他们觉得,秦人的律法太严苛刑罚太重,实在是受不了,所以把秦人比作野蛮之人化外之人,也不乏嘲笑鄙视。
如今贏来提出这个观点之后,让眾臣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上卿张固站起来说:“君上,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律法森严於国於民都有好处,可以规范臣民言行举止,使人养成循规蹈矩的习惯,这於国是有利的。但律法不外乎天理人情,所谓律法者应是放之四方皆准的法则,如此百姓们才能顺理成章的接受並遵循。而且,必须要广而告之,先使百姓们明白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然后才好执行奖惩。这就是方才公子所言有的放矢的真諦所在。”
啪啪啪,百里棲第一个鼓起掌来,隨后大殿內响起一片掌声。高高在上的贏开露出了笑容。
百里询站了起来拱手说到:“君上,方才公子所言却有道理,张上卿也是真知灼见。但臣以为公子有一言不妥,臣不知可否请公子解惑?”
贏开哈哈一笑说:“有话就说吧。”
百里询:“喏!请问公子,百姓隨地便溺之事本是小事,令尹先行惩处那些人也未尝不可,而公子却言不教而罚谓之虐,百姓有错,错在为君者不教。此话臣不敢苟同,还请公子不吝赐教。”
这明显就是来挑刺的,一边的贏鈹嘴角上翘露出一丝冷笑。刚刚平復正常的贏来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儿。说实话到现在他还没跟上蒙义的思路。但这时候贏来是站起来的,蒙义离他的距离就远了,再想提醒就必须大声说出来,如此一来岂不是露了马脚。
蒙义忽的站起身来说:“百里询,你是大上造长子,百里家诗书传家,你会不明白公子所言的意思?”
百里询斜眼看了一下蒙狼刺,隨后仰起头鼻孔朝天的说:“我在和公子探討,与你何干?用得著你来问我吗?”
百里棲一拍桌案说:“百里询不得无礼,如实回答蒙狼刺的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