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回娘家?(2/2)

班车扬起的尘土呛得裹珍直咳嗽。她把纸条嚼碎了咽下去,甜腻的苹果汁混著纸浆卡在喉咙里。

回娘家比想像中顺利。父亲蹲在门槛上啃苹果,汁水顺著鬍子往下滴。继母在灶台边刮鱼鳞,鱼鰾在盆里一鼓一瘪。

“住两天再走吧。“父亲吐著苹果籽,“让孩子在这玩两天。“

裹珍夜里和丫丫睡在出嫁前的厢房。月光透过窗纸,在墙上映出格子的阴影。她摸到炕席下有一块活砖,掀开后是一个小布包——里面包著她小时候戴的银锁片,还有一张泛黄的全家福。

照片上的母亲穿著蓝布衫,怀里抱著穿红肚兜的小裹珍。裹珍用指尖轻轻抚过母亲的脸,突然听见窗外有脚步声。

继母蹲在窗根下剥蒜,蒜皮在月光里纷纷扬扬。裹珍轻轻推开条窗缝,听见她在哼一首老调子:“...姑娘姑娘莫要哭,过了腊八就杀猪...“

第二天裹珍起得很早,帮继母烙了一摞饼。父亲去地里前,破天荒的摸了摸丫丫的头:“下回回来带些槽子糕来。“

日头偏西时,裹珍说要去找儿时玩伴,背著丫丫出了门。她们没往村里走,而是拐上了去镇上的土路。丫丫趴在她背上问:“妈妈,我们去哪儿?“

“去找...“裹珍突然看见远处扬起的尘土,连忙躲进路边的玉米地。王铁柱的小货车呼啸而过,车斗里坐著两个穿制服的。

裹珍等到天黑才摸到镇上。最后一班去县城的车已经走了,她在汽车站后墙找到一个拉废品的三轮车,车主答应捎她们一段。

三轮车在坑洼的土路上顛簸,丫丫在她怀里打盹。裹珍数著路过的电线桿,突然听见熟悉的引擎声。小货车从对面驶来,车灯晃得人睁不开眼。

“停车!“王铁柱的声音炸雷般响起。

三轮车猛拐进岔道,车把刮到裹珍胳膊,火辣辣地疼。丫丫惊醒大哭,饼乾盒掉在车斗里哗啦响。小货车调头追来,车灯像两只发狂的眼睛。

“抓紧!“三轮车主猛蹬踏板,拐进一条窄巷。货车过不去,急剎声刺破夜空。裹珍回头时,看见王铁柱跳下车往巷口跑,蓝衬衫被风鼓得像面旗。

三轮车七拐八绕,最后停在一处废砖窑。车主抹著汗指路:“顺著河堤走,天亮能到县城。“

裹珍把银锁片塞给他当车钱,抱著丫丫钻进芦苇丛。秋夜的河水黑得瘮人,丫丫的布鞋不知何时掉了一只,小脚丫冰得像一块石头。

“妈妈,我冷。“

裹珍脱下外套裹住孩子,摸到她后颈全是冷汗。远处传来狗叫声,手电筒的光柱在河面上扫来扫去。她深一脚浅浅地往前走,芦苇叶在脸上划出细小的口子。

天快亮时,她们摸到了县郊的公路。裹珍拦下一辆运饲料的拖拉机,司机看她们浑身是泥,递来一条麻袋当毯子。

“去哪儿啊?“

裹珍张了张嘴,突然发现不知该说什么。周大姐那儿不能去了,表姑家太近,老太太给的地址已经暴露...丫丫在她怀里发抖,呼吸又急又烫。

“医院。“裹珍摸到孩子滚烫的额头,“麻烦您,去县医院。“

急诊室的日光灯惨白刺眼。护士给丫丫量体温时,裹珍在走廊长椅上缩成一团。她摸到裤兜里有一个硬物——是周大姐给的电话號码,已经被汗水泡烂了,只剩“隨时“两个字还勉强可辨。

医生说是急性肺炎,要住院。裹珍在缴费处摸遍全身,只凑出七块八毛。穿白大褂的主任正要说什么,走廊突然骚动起来。

“在那儿!“王铁柱的声音像把钝刀劈开嘈杂。他身后跟著裹珍的父亲和两个穿制服的,调解员的工作证在胸前晃荡。

裹珍抱起丫丫就往输液室跑。孩子的输液管被扯掉,血珠溅在白床单上。王铁柱追到消防通道口,一把拽住她头髮:“贱货!老子...“

“孩子烧到40度了!“裹珍突然嘶吼出声,声音大得把自己都嚇了一跳。整个急诊室的人都在看他们,有个举著吊瓶的大爷拦在中间:“要打出去打!“

调解员適时地亮出工作证。王铁柱鬆开手,瞬间变回那个痛心疾首的丈夫:“媳妇,咱回家好好说...“

裹珍看著父亲蹲在墙角抽菸,看著调解员掏出的保证书,看著丫丫烧得通红的小脸。王铁柱从兜里掏出个东西——是那只掉在三轮车上的饼乾盒,现在装满了水果。

“丫丫,爸爸给你买了。“他剥了颗粉色的递过去,孩子却往裹珍怀里钻。

医生最终同意转院到镇卫生所。走出医院大门时,晨雾中驶来一辆白色麵包车,车门上印著“妇女儿童救助“的红字。裹珍突然挣脱王铁柱的手,抱著丫丫冲向那辆车。

车门关上前,她最后看了一眼追来的父亲。老人家的旱菸袋掉在地上,菸丝撒了一地,像枯萎的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