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太子为满朝文武「求」一条活路(2/2)
那太监跑得气喘吁吁,从怀里掏出一张叠好的纸,递了过来。
吴琳懵了。
他颤抖著手,接过那张纸,缓缓展开。
“以柔克刚,以软填隙。”
八个大字,力透纸背,带著一股不容置疑的霸气。
吴琳呆住了。
他反覆咀嚼著这八个字,脑子里像是有惊雷炸响。
以柔克(克)刚……以软填隙……
对啊!
硬的不行,就用软的!
用铅!用锡!
那些软金属,虽然不耐磨,但可以被挤压成任何形状,正好能填满活塞和气缸之间那微小的缝隙!
这个法子,简单粗暴,却又直指核心!
简直是神来之笔!
吴琳激动得浑身发抖。
他明白了。
陛下不是在逼他们送死。
陛下……是真的有办法!
他猛地將那张纸条,拍在案上。
“都看见了!”
吴琳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亢奋。
“陛下已经指明了道路!”
“庚师傅!”
“在!”庚师傅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
“这气缸和活塞,就交给你了!用铅,用锡,去试!不管用什么法子,给咱把这缝隙堵上!”
“喏!”庚师傅看著那八个字,眼中的偏执,变成了狂热。
“张匠头!你负责锅炉!给咱用最好的精铜,加固三层!炸了,咱俩一起死!”
“李匠头!这些铜管的弯折和连接,你来办!漏了一处,咱拿你的脑袋当塞子!”
吴-琳像是换了个人,雷厉风行,將图纸上的每一个部件,都分配到了具体的人头上。
方才还死气沉沉的大堂,瞬间被一种,被逼到绝境后,破釜沉舟的疯狂所取代。
与此同时。
太子朱標,將要亲自掛帅,成立“格物院”的消息,也在京城的官场上,不脛而走。
整个文官集团,都炸了锅。
翰林院。
“荒唐!简直是荒唐!”
一个老学士吹鬍子瞪眼,“太子殿下,国之储君,未来的天下之主,怎能与工匠为伍,沉迷於此等奇技淫巧?”
“是啊,此乃动摇国本之举!长此以往,圣贤之道何在?礼乐教化何存?”
“我听说,那格物院,竟然要建在西苑的万安宫!那是什么地方?紧挨著大內!让一群匠人整日叮叮噹噹,成何体统!”
“必须上奏!我等身为言官,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岂能坐视陛下与太子,被奸邪小人蒙蔽!”
一名以刚正不阿著称的都察院御史,名叫王朴的,更是当场就磨好了墨。
“我来写!今日,我王朴便是拼著这身官服不要,也要敲响这登闻鼓,请陛下,收回成命!”
东宫。
朱標正站在一处刚刚清扫出来的宫殿前。
这里,就是未来的“格物院”。
一名东宫属官,正忧心忡忡地向他匯报著外面的风言风语。
“殿下,都察院的王御史,已经写好了奏疏,联合了十几名言官,怕是明日一早,就要在朝堂上发难了。”
朱標听著,神色平静。
他看著眼前这片即將成为大明未来的技术心臟的土地,心中却是一片火热。
父皇的话,犹在耳边。
“这个脑子,咱不交给你,还能交给谁?”
他转过身,对那名属官微微一笑。
那笑容里,带著前所未有的坚定。
“由他们去吧。”
“笔墨文章,终究是写在纸上的。”
“而孤要做的,是把一个全新的时代,刻在钢铁之上。”
属官愣住了。
他感觉眼前的太子殿下,似乎有哪里,不一样了。
那一刻,朱標的身上,不再只有仁厚与温良。
更多了一分,属於开创者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