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帝王的软肋(2/2)
他的態度,比当初的刘观还要恭敬,但说出来的话,却比刘观还要诛心。
“陛下,太子殿下。”
任昂磕了个头,缓缓说道:“开中法,利国利民,臣等,並无异议。”
朱標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老傢伙后面肯定有个“但是”。
果然。
“但是,”任昂抬起头,一脸的忧国忧民,“此法,將商贾之利,置於国策之首,恐有动摇国本之忧啊!”
“自古圣贤教诲,士农工商,贵贱有序。商人逐利,乃其天性。若朝廷公然鼓励商贾,长此以往,天下百姓皆弃农从商,田地荒芜,人心浮躁,岂非自毁长城?”
“此乃以商乱政,非国家之福也!”
他这番话,说得是冠冕堂皇,引经据典。
殿內不少文官,都露出了深以为然的神情。
朱標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跟这帮文官打交道,最头疼的不是解决实际问题,而是这种意识形態的斗爭。
你跟他谈钱,他跟你谈道德。
你跟他谈吃饭,他跟你谈祖宗。
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朱元璋的脸色,已经黑了下来。
又是这套之乎者也的狗屁理论!
他刚要发作,却感觉怀里的小傢伙动了动。
朱宸被这帮老头子嗡嗡嗡的念经声吵醒了,很不爽。
【烦死了,苍蝇一样。】
【不就是想抢话语权吗?】
【不就是怕商人地位高了,他们这些读书人就不香了吗?】
【理论武器是吧?来啊,互相伤害啊!】
他清了清嗓子,用尽全身的力气,奶声奶气地吐出几个字。
“农……国之本……”
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脖子都像上了发条一样,齐刷刷地转了过来。
监国殿下,又开口了!
任昂心里一突,有种不祥的预感。
朱宸喘了口气,继续他的“神諭”。
“商……国之器……”
农为本,商为器?
朱標和朱元璋父子俩,眼睛同时一亮!
这个提法,新鲜!
朱宸看著那帮老臣呆若木鸡的样子,心里冷笑一声,拋出了最后的王炸。
“本固……则邦寧。”
“器利……则国强!”
“无本……不立。无器……不兴!”
轰!
这几句话,如黄钟大吕,在文华殿內轰然炸响。
每一个字,都敲在了所有人的心坎上!
什么叫经天纬地?
这才叫经天纬地!
它没有否定农业的根本地位,反而將其抬到了“邦寧”的最高度!
但同时,它又赋予了商业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强国之利器!
固本,是为了国家安定。
利器,是为了国家强盛!
安定和强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任昂那套“以商乱政”的理论,在这十六个字面前,简直就像三岁小儿的涂鸦,被衬托得幼稚可笑,不堪一击!
“妙!妙啊!”
朱標再也忍不住,一拍大腿,激动地走上前。
“父皇!儿臣明白了!”
“宸儿的意思是,农为本,商为用!我们不是要弃农从商,而是要以商强农,以商富国!”
“农本商用,国富民强!”
他將朱宸的话,总结成了八个字,念出来只觉得盪气迴肠。
朱元璋抱著怀里的大孙,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了。
“哈哈哈哈哈哈!”
他走到面如死灰的任昂面前,蹲下身子,学著之前对刘观的样子。
“任爱卿,你听见了?”
“咱大孙说了,『农本商用,国富民强』。”
“你觉得,这个道理,够不够硬?”
任昂浑身筛糠似的抖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传旨!”
朱元璋站起身,声音响彻大殿。
“將『农本商用,国富民强』八个字,刻在文华殿的牌匾上!”
“从今往后,这就是我大明的国策!”
“谁再敢拿什么『士农工商』的陈词滥调来非议国政,”
他顿了顿,森然一笑。
“咱就让他,去跟孔夫子当面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