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各自坚守(1/2)

这本书,由我们海市最大的出版社社长王老亲自作序,热情謳歌了……”

“……下面,请雪华同志为我们讲几句!”张主任把话筒递过来。

唐雪华在掌声中走上台。

她露出得体的微笑,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热切的脸。

她看到了人群里夹杂著几位穿著四个口袋干部服的人,那是市里宣传部和文化馆的同志,他们的到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肯定。

她的心更加安定,这次新书一定会大卖。

她会名利双收,陈媛媛就喝西北风去吧。

想到这儿,她的笑容又加深了几分。

唐雪华清了清嗓子,声音清亮,带著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激昂:“革命的战友们!新书的诞生,不是我个人的成绩,是伟大的时代赋予我的使命!

它记录了在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西北军区改天换地的豪情,记录了战士们赤诚的爱国情怀……”

她的发言,字正腔圆,引用了最新的社论精神,句句扣著时代的主旋律。

台下响起一阵阵配合的掌声。

讲话结束,签售正式开始。

人群立刻涌动起来,队伍向前挪动。

唐雪华端坐在铺著红布的桌子后面,拿起一支崭新的英雄牌钢笔。

这是她自己带来的,笔尖在阳光下闪著冷硬的金属光泽。

第一个上来的是一位扎著羊角辫、脸蛋红扑扑的女工,她把崭新的书捧到唐雪华面前,声音因激动而发颤。

“唐…唐老师!俺特別崇拜您!您在书里写的那个刻苦训练的战士,特別像俺弟弟,他做事就是这样刻苦认真的。”

唐雪华对她点头微笑,在扉页上流畅地写下:“赠:革命的战友,共同奋斗!唐雪华。一九七四年、深秋。”

字跡娟秀有力。

101看书 看书就来 101 看书网,?0?????????????.??????超靠谱 全手打无错站

“谢谢唐老师!”女工如获至宝,紧紧抱著书挤了出去。

下一个是戴著眼镜、文质彬彬的男青年,看打扮像是机关干部。

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带著点探討的意味:“雪华同志,您书中关於军队改革的方案,我觉得非常优秀,很有现实指导意义……”

唐雪华应对得体,既解答了疑问,又巧妙地將话题引回对当前大好形势的讚美。

男青年满意地点头离开。

一个又一个读者上前,或激动,或崇敬,或带著问题。

唐雪华熟练地签著名,说著场面话,脸上始终掛著无可挑剔的微笑。

手腕开始有些发酸,但看著桌角那堆已经签售出去、码得整整齐齐的书山,望著依然望不到头的队伍,一种巨大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稳贏了!

在这个最中心的舞台,用最符合时代潮流的作品和影响力,她会稳稳地压过了那个远在风沙里的陈媛媛!

陪同唐雪华一起来海市的温志国,心情愉悦地望著小山似的新书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减少。

雪华真是才华横溢。

新书籤售持续进行,涌到新华书店的人越来越多。

革委会张主任满面红光,额头沁著汗珠,正用他那特有的、带著浓重地方口音的洪亮嗓门维持著秩序。

“同志们!革命战友们!不要挤!排好队!唐雪华同志的书有的是!人人都有份!”

队伍缓缓向前蠕动。

每一个走到台前的读者,脸上都写满了激动和崇敬。

“唐同志!您写得真好!”一个工人双手捧著崭新的书,声音因兴奋而发颤。

“雪华同志,你这书,有深度!”一个干部模样的老者推了推眼镜,语气郑重。

“唐老师,给我签个名吧!就写『赠革命战友小芳』!”一个扎红头绳的小姑娘踮著脚尖,把书高高举起。

书店库房门口,几个店员累得满头大汗,正用小推车一车一车地將成捆的新书从仓库里运出来,拆开草绳,迅速补充到签售台和售书柜檯。

签售台旁,签好的书被读者如获至宝地抱走,但很快,又有新的书被码上来。

负责递书的店员手臂酸麻,脸上却带著与有荣焉的笑容。

书店的各个柜檯上,唐雪华的新书占据了最醒目、最大面积的位置,堆叠得整整齐齐。

柜檯前挤满了没有排签售、只想儘快买到书的读者。

收银员忙得不可开交,算盘珠子噼啪作响,钞票和书票流水般收进。

张主任不时凑到唐雪华身边,压低声音,难掩激动地匯报。

“雪华同志,了不得啊!才两个钟头,首印的一万册,签售加零售,已经下去一大半了!刚接到电话,印刷厂那边已经在紧急加印了,五万册!”

书店门口,几个工作人员拿著粉笔,在一块小黑板上不断更新著数字:“已售:15,00册… 3,500册… 65,00册…”

每一次数字的跳动,都引来排队人群的一阵轻微骚动和议论,更增添了这本书的“热销”氛围。

签售台侧前方,几位穿著四个口袋干部服、胸前別著钢笔的记者,正拿著笔记本飞快记录,或举著笨重的相机,寻找角度拍摄签售的盛况和唐雪华的特写。

镁光灯偶尔闪过,引起一阵小小的惊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