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先皇温嬪(1/2)
帝后回宫后,昭衡帝先携刘皇后去慈寧宫拜謁。
从慈寧宫出来,昭衡帝甚至未回乾清宫更衣,便径直摆驾永乐宫。
他心中记掛著水仙,更记掛著她腹中的皇嗣。
暖阁內,水仙正倚窗看书,见他进来,便要起身行礼,被昭衡帝快步上前扶住:“免了,你如今有身子,不必拘礼。”
他上下打量她,见她气色尚好,眼底的担心才散去几分。
水仙顺势將一直收在袖中的那枚令牌取出,双手奉还:
“皇上,您看,臣妾好著呢,这令牌都没派上用场。”
昭衡帝接过令牌,指尖在她掌心轻轻划过,带著安抚的意味,隨即在榻边坐下,將她揽入怀中:
“无事便好。只是朕离宫这几日,宫中可有让你烦心之事?”
“烦心倒也说不上,只是......”
水仙靠在他肩头,如实地將昭阳宫发生的事情稟告给他。
她並未直接指控婉妃谋害,只將事实平静陈述,甚至点明婉妃是好意,但昭衡帝怎不知后宫手段!
昭衡帝揽著她的手微微收紧,眸色瞬间沉了下来。
婉妃......还牵扯到太后!
他心中慍怒,但顾及太后顏面,知道此刻並非深究的良机。
昭衡帝压下怒火,安抚地捏了捏水仙的手:
“是朕疏忽,让你受惊了。婉妃......行事有时確欠思虑。你往后离她远些,慈寧宫那边若非必要,也少去走动。”
水仙乖巧点头:“臣妾记下了。”
她隨即抬起脸,眼中带著几分恳求:“皇上,此次多亏了小川子。他对医学药道极有天分,平日里就爱钻研些医书药典,这次若非他博览旁通,后果不堪设想。”
水仙柔声道:“臣妾想替他討个恩典,不知......皇上能否特准他閒暇时,去太医院的藏书阁借阅医书?也算全了他这份钻研的心。”
太医院藏书阁,若非圣旨,旁人不许入內阅览。
太医院的典籍对於老学究来说珍贵无比,在皇上这里却是一件小事。
小川子救驾有功,昭衡帝自然应允,他將冯顺祥唤来:
“传朕口諭,瑾妃宫中內侍小川子,勤勉向学,於医道颇有天资,隨时可入太医院藏书阁借阅研习。”
水仙露出欣喜的笑容:“臣妾代小川子谢皇上恩典!”
待冯顺祥去传旨,永乐宫里,两人又依偎著说了一会儿话。
多是昭衡帝询问她这几日的饮食起居,水仙一一作答。
然而,水仙敏锐地察觉到,昭衡帝虽与她说著话,眼神深处却似乎藏著些许的心不在焉?
他的目光偶尔会飘向窗外某个方向。
水仙心中瞭然。
易书瑶......终究是落入了帝王心坎。
水仙心中平静。
她踏上这条路时,便从未奢望过帝王的专宠,她要的是权势,是復仇的资本,是护住自己和家人的力量。
至於帝王的心在谁身上......只要不耽误她达成目標,又有何妨?
她不动声色地调整了下姿势,轻轻抚著小腹,脸上適时地露出倦怠:“皇上,臣妾今日站得久了些,身子有些乏......况且......”
她微微垂眸,成人之美道:“太医叮嘱,这月份需格外小心,不宜侍奉圣驾。皇上今日车马劳顿,不如......去新入宫的温妹妹那里歇息?”
昭衡帝闻言,微微一怔,隨即低笑起来,捏了捏她的脸颊:
“仙儿这是......吃醋了?”
水仙立刻佯装薄怒,嗔了他一眼,轻轻拍开他的手:
“臣妾哪有!臣妾是顾念皇上的龙体,也顾念著......顾念著腹中的皇儿!”
她特意强调了“皇儿”二字,將话题引回龙嗣上。
昭衡帝看著她又羞又恼的模样,心头那点被易书瑶勾起的綺思淡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对她腹中骨血的珍视。
他朗声一笑:“好,朕的仙儿最是懂事体贴。”
昭衡帝站起身:“朕还有些摺子要批,今夜就宿在乾清宫了。冯顺祥,把朕从宫外带回来的那些新鲜玩意儿,都给瑾妃抬进来。”
很快,几个大箱子被抬入暖阁,里面是些精巧的民间玩具、上好的丝绸锦缎......琳琅满目。
昭衡帝又叮嘱了几句好生休养,这才摆驾离开。
当夜,水仙正坐在桌旁翻看新送来的料子,想著有什么合適的可以派人送出宫去,给爹娘妹妹做衣裳。
银珠进来低声稟报:“娘娘,敬事房那边传来消息,皇上......召幸了温常在。”
水仙翻检布料的手微微一顿,一旁烛火跳跃了一下,映亮了她平静无波的眸子。
她淡淡道:“知道了。”
意料之中。
脑海里,易书瑶那张清丽的脸在她脑海中越发清晰。
在易府时,她作为家生奴,与易书瑶母女接触极少。
只记得十年前,这对母女被接入府时,易夫人大发雷霆,闹得闔府皆知。
后来,易书瑶的生母硬是在易夫人的严防死守下生下了儿子,站稳了脚跟,手段可见一斑。
如今易家送她入宫,目標十分明確,定然是为了爭宠,甚至......是为了冷宫里那位?解易贵春之困?
水仙又想起今日宫门前,丽贵妃和婉妃骤变的脸色。
丽贵妃的震惊警惕尚可理解,毕竟易家是她的敌人。
可婉妃呢?她那眼神,绝非仅仅是看到易家新人的敌意,更像是一种......认出旧识的震惊?
那张脸......究竟有什么特殊?为何会让二妃如此失態?
线索太少,迷雾重重。
水仙轻轻吹熄了烛火,缓步回到了內室,坐在床榻上。
黑暗中,她抚著小腹,静静思索著应对之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