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这不是好色,而是基於现实和理想的双重考虑(1/2)

鲜鱼巷这两个院子好处很多,但缺点也不少。

那就是院子里该有的家具基本都没有。

桌椅板凳,床铺灶台等,基本没有好的。

修一下的必要都没有,只能推倒重建。

木质家具只能砍掉当柴火烧。

院子、屋子里里外外破烂不堪,窗户上好几个大洞。

连院內原本的路上都长满了杂草,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毒虫蛇蚁。

这两处院子荒废不知多久了。

朱先安从卖家口中知道这两处院子原主人的遭遇。

男主人出门做生意时遭了兵灾,一去就再也没有消息了,留下一个年轻妻子和孩子,孤苦伶仃,没了依靠。

妻儿没了进项,只能卖掉这里的房子,去更偏僻的地方租房子住。

这一去也同样没了消息,几经周转,院子也荒废了,最后落到了他的手里。

对此,朱先安也是一脸唏嘘,听了一耳朵后,就专心眼前的事情。

对於这两处院子,朱先安也没什么不满意的。

老李那些奴僕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很低,有个暂时能睡觉的地方就足够了。

虽然还有小孩子还有病人,但只要吃食和药物跟得上,也没什么大碍。

等明日再安排人手,僱佣工匠来收拾就是。

天气不冷不热,收拾一下也能將就一晚上,没什么不好的。

朱先安当即著手安顿下人,让他们从院墙边的槐树上摘下些拇指粗细的树枝,捋掉细枝末叶,製成棍子。

然后让汉子们手持木棍,在两处院子內,一路敲打著杂草、石板,查看各屋子布局、统计屋子数量、缺损家具、床铺、灶台等。

之所以用木棍开路,是害怕院中杂草丛中藏著毒蛇。

应天府不同於朱先安熟悉的北地,这里草石板等处,毒蛇毒虫出没频繁。

一旦不慎被咬一口,只能听天由命了。

朱先安之前从未接触过如何安顿人手有条理的办事,也没给这么多人分配过正经的任务,故而忙中出了不少乱子。

但幸好他头脑清晰,又出身理工科,对安排任务有一套条理清晰的套路。

而且,没吃过猪肉也是见过猪跑的。

半刻钟不到的功夫,朱先安就將任务和对应的人手安排好了。

至於两个俏生生的娇俏双姝,终究还是被他差別对待了。

这谢家姐妹能读书、算帐、织衣,可是稀缺人才,该有的优待还是要有的。

有堪折直须折,莫待无空折枝。

而且,朱先安已经打定了主意,他要让这两姐妹生孩子,都给他生。

这不是好色,而是基於现实和理想的双重考虑。

在这个时代,或者说,在任何时代,一个男性或者女性能有个儿子,那他们未来的生活大概率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他们原本所拥有的財富、权力、人脉等,也有了传承下去的媒介。

在生產力低下的朝代,儿子很重要,非常重要!

有多重要呢?

前有武则天,篡位当了女皇又能怎么样?

最终依旧不过將皇位还给了李家,武家也被清洗。

后有瓦剌留学生朱祁镇和他的好弟弟朱祁鈺。

朱祁镇为何能夺门成功,为何能成功政变,重新当皇帝?

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有儿子,而他的亲弟弟朱祁鈺没有儿子。

作为臣子,朝中文臣武將,乃至於宫中的太监宫女,根本就没有支持朱祁鈺继续当皇帝的理由。

因为等朱祁鈺死后,下一个皇帝必然会是朱祁镇的儿子。

现在不支持朱祁镇政变当皇帝,难不成等到朱祁镇儿子继位后,再清算他们?

没人会这么傻的!

此外,从民族角度上来说,朱先安更应该多找些女人为他生孩子。

此时此刻,汉民族的总人口,大概是不足四千万的。

甚至他还看过一个数据,说此时的汉族人口总数,一千万出头!

这还是算上其他还未攻下的地方,比如燕云十六州等地的,那些连汉字、汉语、汉风汉俗都丟了的汉族人。

汉民族,又一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他必须挺身而出,以身作则。

此外,自己有这么一个金手指,往后必然富可敌国。

偌大的家业,与其被其他食利阶层偷走窃走,不如留给他的后代,让他的后代们掌握这笔財富,然后让財富做財富本该做的事情!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正常的有私心的男性,都会有这种想法。

这是刻在基因里的。

甚至很多富贵权贵人士,早就付诸於行动。

朱先安相信,自己一定能將自己的孩子们,教育成后世正常人的模样。

有私心,但绝对不坏,更不会在自己已经能吃饱喝足,能长久將家族和財富传承下去的时候,依旧贪得无厌,去和底层人民抢夺利益。

如此下作的手段和想法,朱先安非常不屑。

好色怎么了?

他这是为国好色,为民好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