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出其不意(2/2)
“哼,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范为民笑了笑,拿出那罪证:
“前辈,我们聊重点这张纸上的罪证可不止我说的那些,你心里清楚吧。倒卖皇家的救济粮是个什么罪。”
“你意欲何为?”
“这下子,全城最大的粮行就全部归三掌柜所有了。”
张进安喝了一小盅酒,轻蔑一笑:
“你从哪里听来的三掌柜,这下子直接收归县衙充公了。”
“那这是什么?”
范为民拿出契书,拋到张进安的手中。
张进安展开一看,上面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卖给他儿子范翔,就差按戳了。
他明白了范为民的意思。
范为民手中有自己勾连粮行倒卖救济粮的凭证,以此要挟將粮行全部转走。
“够狠。”
“我也不是不留情面,日后您依旧可以抽一成分红。”
“三成!”
“一成半。”
“二成。”张进安后槽牙都要咬碎了,没想到这么大的漏给他捡去了。
“成交。这次的酒我请了,我还要回去操持这件事呢。”
范为民直接离席,回头又补了一句:
“賑灾施粥的事情,你就从官府里掏吧,也本来就是朝廷拨给你们的賑灾粮。若是不够,可以问粮行买点。”
人走后,张进安气得一把掀翻了桌子。
他看著一地狼藉,又想到要保著名声,这桌子椅子、碗碟还得赔,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
朱云霞和季承恩也是因祸得福,再去米铺子要赔偿,店伙计见扫把星来了,各给了两石米,赶紧把他们打发走。
这么多米,朱云霞这身子搬不动。
他又在坊市换了一些肉乾和生活必需品,看得囡囡眼睛都放光。
“囡囡想吃肉粥。”
“好,回家就煮。”
“恩人,今天天快暗了,就別出城了,到我家来吧,我家就在城里。”
季承恩去药店抓了药,把他引回自己家。
他家中的老母听到这回事后,抄起床边的拐杖软绵绵地打了几下:
“跪下!给恩人磕头!”
“夫人,大可不必。你有这么孝顺的儿子,我才帮他的。”
“这是礼节!”
季承恩虽大字不识,却也知道,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磕了几个响头。
晚上,桌子上也摆了几个菜。
囡囡开心极了,大口喝著自己心心念念的肉粥。
酒足饭饱后,朱云霞问起他们关於济公的事情。
这个时间点是嘉定元年,已经和济公圆寂的时间嘉定二年相当接近,他猜测完成故事的条件应当和济公脱不开关係。
“你知道这赤城山的事儿吗?我曾听村里人说有个癲和尚。”
“哦哦哦,那个酒肉和尚啊,別说了早就去了灵隱寺去了。”
朱云霞一连又问了好几个问题,得到的答案也不尽人意。
他躺在床上,回忆济公生平。
济公,俗名李修缘,出生天台北门外永寧村,就读赤城山瑞霞洞。俗名还是国清寺住持为他取的,
没得办法,看来明日要先去一趟赤城山的国清寺。
不过,朱云霞清楚,这也是现实中他要去的地方,就当是先行考察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