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一箭三星(1/2)

国內第一颗卫星,它主要分为三个核心部分。

外壳系统、仪器舱和承力筒。

外壳系统,它是由72面球体结构组成,这72面球体结构,使用的都是高强度铝合金,表面还进行了光亮阳极氧化处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形成高反射率镜面,从而实现被动热控。

这个技术並不难,国內有了电压冲熔炉,完全可以製造出高强度铝合金,分瓣衝压成型的那72面球体结构,有了那些工具机,也完全可以製造的出来。

至於利用手工铆接把这些连结在一起,这个就更不用说了,国內虽然八级工大师傅少,但找出能完成此项任务的人並不难。

李梟也是这些年接触了下来,才知道这个年代的八级工师傅到底有多厉害。

就拿钳工来讲,普通钳工极限精度一般只能达到0.01毫米,而八级钳工准度则可以达0.001毫米,要知道这只相当於头髮丝的1/100。

这还不是极限,像是在光学仪器领域,配合一些仪器更是可以达到亚微米级,也就是达到0.0001毫米。

李梟就看过不少案例,曾经有一个八级工修復鈦合金燃料阀体,通过238次精准敲击,成功的修復了0.15毫米变形的阀体。

还有像是万吨水压机的导轨,曾经塌陷0.5毫米,一位八级工师傅也成功修復了,修復的结果达到了误差≤0.008毫米。

说一句八级工就是人类的极限一点都不为过。

我的眼睛就是尺,这句话可不像是后世视频中的玩笑话,是真实情况。

而仪器舱可以说是设备核心舱,它採用锥形承力筒居中,外围环形布局,里面不仅装有乐音装置,还有短波发射机、超短波信標机、银锌电池组和热控设计几个部位组成。

乐音装置就是播放东方歌曲所用,装的是电子音源振盪器+程控节拍器。

短波发射机就是发射20.009mhz频段,向全球进行广播。

超短波信標机则能保证遥测信號。银锌电池组它为21.5v/40ah,也就是电压是21.5v,蓄电池的容量是4.0ah,也就是4000毫安时。

这个在后世或许没什么,但在这个年代却是先进的技术,可以支持电池28天工作,不过李梟也查到,这块电池比起实际预估的天数,多出了40%,这才耗完了电量,这也让乐音装置、遥测设备及科学仪器失去了运行,也与地面失去了联繫。

当然虽然失去了联繫,但卫星依旧在轨飞行著,直到他后世穿越过来,仍然在运行。

李梟到想著把太阳能技术弄上去,到时候也不怕电池没有电,更是能让设备运行时间运行的长一些。

承力筒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就是连接卫星与火箭的末级,东方红上採用了载荷传递结构,可以承受的住20g发射过载。

可以说只要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就能够把卫星给製造出来。

至於火箭,用长征一號到时也可以,在研究飞弹的同时,也能研究火箭,二者合一也能节省不少时间。

看完设计图纸,李梟就又看了看国內接下来的几款卫星。

在第一款卫星成功后,1971年国內就发射了第二款卫星,这一款卫星用太阳能给电池供电,是专门为了测试宇宙空间的高空磁场、宇宙射线和外热流等参数用的。

可以说是填补了国內空间环境探测的空白。

第三颗卫星则是要到1975年,在这一代卫星上,就实现了用胶片相机对地表进行高解析度的拍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