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1988年(1/2)

1988年这一年,深圳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工厂的数量又增加了不少。更令人兴奋的是,整个深圳已经实现了网络覆盖!这意味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交流沟通。

不过,此时的深圳网络还只是局限於深圳內部,尚未与外界完全连接。但杨磊並没有满足於此,他决定进一步提升网络速度,直接將其提高到了千兆级別!而且,为了確保网络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他还採用了最先进的光纤技术,使得內部网络传输几乎全部通过光纤进行,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质量。

杨磊的大唐计算机也已经开始了批量投產,杨磊没有使用外国的程序语言。这个计算机的所有运算还是2进位的,但是他的程式语言却是用的全中文的。

不仅如此,杨磊的这一创新举措直接跳过了传统的 286、386 等机型,实现了视窗登陆作业系统的运算能力,其水平完全足以满足通过网络观看视频的需求。然而,儘管这一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目前生產出来的计算机並没有销售到国外的计划。

在与国家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之后,他们共同决定,这批率先生產出来的计算机应该首先满足国內市场的需求。杨磊对此並没有表示反对,因为他深知自己的工厂目前还无法满足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华夏国家对计算机的巨大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急於出口並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自然而然地,作为华夏目前最为先进的城市,深圳成为了最先开始普及计算机的地方。在这里,每个单位都已经配备了计算机,並且已经有一批由国家调配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始学习杨磊所开发的编程程序,以便进一步开发和研究与之相配套的程序软体。

1988 年,对於深圳这座城市来说,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深圳在杨磊的一系列举措下,犹如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了眾多人才的涌入。

这些人才们,有的拖家带口,有的独自前行,他们怀揣著梦想和希望,纷纷奔赴这座崭新的城市。他们的到来,给深圳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曾经的深圳,虽然有著“特区”的光环,但实际上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工厂,缺乏城市应有的繁华与活力。然而,隨著这些孩子和老人的到来,深圳的大街小巷开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老人们的慈祥面容,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温暖和人情味。

而在这一年里,杨磊与华夏政府共同创立的汽车品牌也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时刻——第一辆汽车正式下线!这款汽车的性能堪称世界一流,无论是动力、操控还是安全性能,都达到了顶尖水平。它的问世,不仅打破了外国车企对高端汽车市场的垄断,更为华夏汽车工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杨磊的成功也引来了一些不怀好意的目光。他的名字再次登上了国际杀手悬赏的榜首,成为了眾多杀手眼中的“香餑餑”。不过,华夏政府对杨磊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使得这些杀手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