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1983年6月秦雪茹大学开始招生(2/2)
这样的工资差距,自然引起了国家的关注。有关部门甚至为此专门找杨磊谈了足足五个小时,他们担心如此巨大的工资差异会对国內的人心產生影响。然而,杨磊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只有给予工人们足够高的工资,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深圳的快速发展。
经过一番深入的交流,国家最终还是在杨磊的坚持下,同意了他的高工资待遇方案。当然,之所以会找杨磊谈话,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目前深圳的工人结构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因为目前在深圳进行基础建设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他们现在拿到的工资还是40元50元每个月。他们看到杨磊的工厂里的工人可以住著集体宿舍吃著食堂每个月的工资还是他们的好多倍谁的心里都不可能平衡。
国家发展有的时候考虑的事情就是比公司企业要多一些,杨磊是理解的。
目前的华夏,也不可能开出与他同样的工资。不过杨磊知道过不了几年华夏即將腾飞。
时间转眼来到了1983年6月秦雪茹大学已经建设完毕,內部装修还是里面的各种设施也已经完全到位。
下面面对的就是开始招生的事情了,作为华夏大地上第一个私营大学。它的开始招收学生自然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
但是招生开始后却出现了非常尷尬的场面,事情还是与目前华夏的教育形式有著绝对的关係。
目前的华夏的青年还是对官办学校有著足够的信心,对於这个民办学校还是多少有些不信任。
再加上目前的华夏上学是国家给开工资的,也就是不但是不收钱国家还给钱。
你说一个是可信的官方每个月给工资还计算工龄毕业还分配工作,一边是民办私营还要收学费毕业了还要自己去找工作你是学生你选那个?
这个题恐怕是傻子都会知道怎么选择吧。
所以秦雪茹大学这个世界顶级学府標准的学校刚刚开始招生就要面对非常尷尬的局面,也怪杨磊这段时间他太忙碌了一切都没有仔细考虑这个学校的建立太过理想化了。
不过面对这个问题杨磊也不是没有办法,首先就是要解决上面的几个问题。
一、可信度。二、学费。三、毕业去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