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球鞋合同(1/2)
两周的季前赛硝烟散尽,开拓者以两胜两负的战绩结束了最后四场较量——对阵国王、掘金、勇士和爵士。
败给爵士的那场球,带著几分轻敌的懊悔;而倒在掘金脚下,则纯粹是硬实力的差距。
丹佛高原在卡梅隆·安东尼远走之后,反而在主帅乔治·卡尔的铁腕下,淬炼成一支战术精妙、纪律严明、以团队为魂的钢铁之师。
这支上赛季失去核心却仍能躋身西部前六的队伍,新赛季的锋芒更令人侧目,外界早已將他们视为衝击西部前三乃至联盟顶尖战绩的潜在黑马。
乔治·卡尔运筹帷幄的身影,也悄然进入了年度最佳教练的討论范畴。
波特兰开拓者的季前征途也画上了句號。
六场鏖战,新人们的表现在数据榜上刻下了各自的印记:
易林在內线展现了扎实的功底。
场均出战28.4分钟,贡献16分、10个篮板,得分在新秀中稳居第二,篮板则独占鰲头。
防守端也有场均2次封盖的亮眼表现,辅以1.5次助攻,其篮下统治力初露崢嶸。
后场核心利拉德则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虽然场均得分略降至15.8分(新秀第三),但他场均送出的7.5次助攻高居新秀榜首,串联全队的能力展露无遗,另有1.5次抢断体现其防守积极性。
状元郎安东尼·戴维斯的防守天赋令人咋舌。
他场均能抓下7.5个篮板,更以场均2.5次封盖的恐怖数据领跑所有新秀,筑起了禁飞区的雏形,得分则稳定在14.5分。
布拉德利·比尔作为得分后卫,在有限的出手权下展现了不错的效率,场均贡献12.5分,是除上述三人外唯一得分上双的新秀,另有2.8次助攻。
这四位新星,以其稳定且各有特色的输出,成为了本届新秀最耀眼的群体。
相比之下,曾被寄予厚望的“北卡黑鹰”哈里森·巴恩斯,在获得稳定时间和球权的情况下,场均仅有6分、3.5篮板入帐,表现远低於预期,显得格格不入。
媒体与球迷的目光,已心照不宣地聚焦在易林、利拉德、戴维斯和比尔身上——本年度的最佳新秀之爭,註定是这四人的舞台,其余身影,渐行渐远。
当10月23日最后一场季前赛的终场哨声在球馆上空消散,开拓者全队紧绷的神经终於得以鬆弛。
七天的休整期,是漫长82场常规赛马拉松前最后的喘息。
易林在电话里向远方的父母报了平安,熟悉的声音抚慰了游子的心。
放下电话,易林的心思並未完全放鬆。
一个重要的商业抉择摆在眼前——敲定球鞋代言合同。
他深知自己身份的特殊性:作为nba稀缺的华夏面孔,乃至整个亚洲篮球的象徵,他承载著亿万同胞的期盼——证明黄种人同样能在世界篮球最高殿堂书写传奇。
从王治郅、巴特尔到姚明、孙悦,再到如今的他,这份期望从未断绝。
得益於身后庞大的华夏市场,他的相关周边產品销量火爆,甚至超越了不少联盟老將。
这让人不禁想起前辈姚明,在其巔峰赛季(04-05),球衣销量曾强势杀入联盟前十五(第13位),作为中锋和国际球员,此成就堪称奇蹟,其球衣销量一度力压诺维茨基,登顶国际球员榜首。
易林在伦敦奥运会上展现出的巨星潜质,早已吸引了耐克、阿迪达斯等巨头敏锐的目光。
儘管nba素有“中锋不卖鞋”的魔咒,但易林背后所代表的广阔无垠的华夏市场,足以让任何商业决策者心动。
精明的品牌方算盘打得响亮:签下易林,保底不亏,潜力巨大,甚至可能大赚特赚。
这份合同的商业价值,已远远超出了球场表现的范畴。
不过对於签下易林,耐克並没有多上心,毕竟他们已经拥有了科比、詹姆斯、杜兰特这些超级巨星,流量够够的。
有了这些无论是实力还是人气都是歷史级別的球星,易林目前的人气还是有些少,所以耐克並不打算太多钱,能签就签,不能签就算了。
阿迪达斯则给的比耐克的报价高一点,因为阿迪达斯本身就喜欢签约內线球星,像邓肯、加內特、霍华德,都是阿迪达斯旗下的球星。
並且易林在伦敦奥运会表现出色,完全配得上这个价钱。
但是阿迪达斯的上限也很明显,即使薪水比耐克高一些,但是也高不了多少,並且很快,乔丹的品牌也给出了报价,不过价格低了许多。
耐克和阿迪达斯的代表们,带著几分理所当然的傲慢等待著李浩的回覆。
在他们看来,自己开出的价码——耐克提供了一份3年600万美元的合同,阿迪达斯略高,为3年750万美元——对於一个初入联盟的菜鸟中锋来说,已经是丰厚且抱大腿的机会了。
然而,预想中的感激电话迟迟未到。
更让他们意外甚至有些错愕的消息传来:华夏本土巨头李寧和安踏的代表已飞抵美国,正与李浩进行实质性谈判!
李寧在今年夏天天价签下了巨星韦德,有了韦德,他们很有信心可以与曾经的小弟安踏拉开差距,至於易林,其实李寧並不是多么想签,只是单纯不想让安踏签下易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