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首战西班牙(2/2)

王皓的技术革新影响深远,其坚持与实力毋庸置疑,但命运仿佛在奥运金牌上对他格外吝嗇。

这份嘆息,既是对无冕之王的深深敬意,也是对竞技体育极致残酷性的无奈体认。

易林甚至能清晰“回忆”起赛后王皓那带著巨大失落却依然保持风度的坦言:“也许我的球迷会比我更加失望。我已经尽力了。”

不过易林对桌球的思考便到此为止,因为接下来他面临的局面可比桌球严峻多了。

伦敦奥运的赛程安排异常紧凑。

开幕式(7月27日)的狂欢余韵尚未散去,仅仅一天之后的7月29日,中国男篮就將迎来小组赛的首个对手,也是b组公认实力最为强劲的球队——西班牙男篮。

与四年前北京奥运会那支强大的西班牙队相比,如今这支队伍正值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实力更为深不可测。

內线巨塔林立,由保罗·加索尔和马克·加索尔兄弟坐镇,辅以运动能力爆炸的塞尔吉·伊巴卡。

这三人组成的禁区屏障,兼具高度、技术、力量与经验,堪称fiba赛场的终极內线配置。

外线同样星光璀璨,得分机器胡安·卡洛斯·纳瓦罗、拥有nba经验的鲁迪·费尔南德斯、稳健老將何塞·卡尔德隆等人能突能投,经验丰富,火力凶猛。

整支球队各个位置都拥有世界顶级球员,阵容厚度和战术素养极高,放眼整个伦敦奥运男篮赛场,这支西班牙队是公认唯一有实力与美国梦十队掰手腕的顶级强队。

相比之下,四年后的中国男篮境况却截然相反。

核心支柱姚明的退役是无可估量的损失,球队失去了战术核心和精神领袖。

老將王治郅已35岁,进攻端尚能凭藉经验和手感贡献,但防守端的移动和对抗能力大幅下滑,力不从心。

新一代核心易建联,虽然在国家队仍是中流砥柱,但其在nba的发展陷入瓶颈,沦为球队边缘轮换,状態和信心都受到影响。

虽然在无姚时代,中国队勉强在广州亚运会和武汉亚锦赛上卫冕冠军,但夺冠过程磕磕绊绊,险象环生,统治力已远不如姚明时代,让球迷看得提心弔胆。

队中唯一的nba新星易林,儘管顶著探秀的光环,但毕竟是初出茅庐的新人,尚未在国际顶级赛场证明自己。

面对西班牙这样的超级强敌,外界普遍认为他难以掀起太大风浪,更多人只是期待他能积累经验。

巨大的实力鸿沟,让首战即遭遇最强敌手的压力如山般压在男篮將士心头。

比赛前夜,奥运村的男篮驻地气氛凝重。

没有了开幕式的兴奋与新奇,队员们神情严肃,交流减少,空气中瀰漫著无形的压力。

主教练邓华德召集教练组和领队姚明进行最后的战术会议。

面对西班牙这座几乎不可能翻越的大山,邓华德的策略非常务实,甚至带著一丝无奈。

他强调对西班牙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少输当贏,把这场比赛当作一场高强度的练兵,让队员们去感受世界最顶级球队的攻防节奏和身体对抗强度。

他明確指出接下来的关键战役是对阵俄罗斯和澳大利亚,那两场才是决定能否小组出线的生死战,因此必须保存实力,避免不必要的消耗和伤病。

姚明坐在一旁,听著邓华德的话,眼神复杂。

他理解教练的无奈,也深知球队与西班牙的差距。

他默默地点了点头,心中五味杂陈。

四年前,他尚能带领球队与西班牙鏖战至加时;四年后,球队面对同一个对手,目標却已变成了少输当贏。

这份落差刺痛著他,也提醒著所有人无姚时代的残酷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