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联合试训(1/2)
2012年,確实匯聚了一批天赋异稟的新秀,未来星光璀璨。但易林知道,从此刻起,歷史的轨跡,將因他的到来而增添一份意想不到的变数。
“所有球员注意!第一项,基础体测!按顺序排队进行!”试训组织者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响彻场馆。
体测是残酷的“剥皮”环节,天赋的硬指標在这里赤裸裸地展现。首先是静態体测:
身高:易林脱鞋站上测量仪——213cm (7英尺)。在戴维斯(208cm裸足)、德拉蒙德(211cm)等顶级內线面前,这个身高算得上优秀,但並不突出。
臂展:易林张开双臂——220cm (7英尺3英寸)。这个数据引起了一些低语。
“220?对於一个黄种人来说相当不错了!”
“嗯,比戴维斯的227cm短不少,中等偏上吧。”
戴维斯对此只是微微扬了扬下巴,他的227cm是绝对的顶级。德拉蒙德则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
站立摸高: 284cm。同样属於优秀但不顶尖的水平(戴维斯287cm,德拉蒙德285cm)。
体重: 115kg。在普遍体重更大的nba內线新秀中(德拉蒙德127kg),显得有些“轻盈”。格林看到这个数字,更是毫不掩饰地嗤笑了一声:“纸片人?”
静態数据出炉:身高213cm,臂展220cm,站立摸高284cm,体重115kg。一份合格的、甚至算得上优秀的亚洲內线数据,但在天才云集的联合试训,尤其是面对戴维斯、德拉蒙德这样的静態怪物时,只能算是中规中矩,b+评级。记者和球探们记录著,但並未引起太大波澜。李浩在旁边看得手心冒汗,这正是他们之前担心的——硬体天赋在nba级別的筛子面前,不够炸裂。
接著是动態体测,这才是真正暴露短板或製造惊喜的环节。
垂直弹跳:仪器显示——65cm (25.6英寸)。这个数字一出,场馆內响起一阵轻微的嘆息和低笑。
“65?这弹跳…有点平庸啊。”
“比很多白人內线还差一点,爆发力堪忧。”
德拉蒙德咧嘴笑了,他刚才跳了78cm(30.7英寸)。格林更是大声“点评”:“看到了吗?这就是我说的,地板流,只能玩技巧!”
助跑弹跳: 75cm (29.5英寸)。比垂直好一些,但在动輒80cm、90cm的黑人弹簧人面前(戴维斯助跑摸高轻鬆超筐),依旧显得平平无奇。评级:c。
3/4场衝刺: 3.4秒。对於七尺长人来说,这个速度算中等偏下(顶级锋卫摇摆人能达到3秒以內)。德拉蒙德跑了3.3秒,戴维斯3.2秒。评级:c+。
底线折返跑(lane agility): 11.8秒。同样不算出色,显示横移速度和敏捷性一般(优秀后卫能跑进11秒內)。评级:c+。
动態体测的结果匯总,仿佛印证了许多人心中的刻板印象:这个来自cba的亚洲中锋,运动天赋平庸,缺乏顶级的爆发力和速度。球探们的眉头开始皱起,笔记本上关於“运动能力限制其nba上限”的评语似乎呼之欲出。李浩的心沉到了谷底。格林脸上已经露出了胜利者的笑容,仿佛在说:“看吧,我说的没错。”
德拉蒙德更是带著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走到易林身边,用肩膀不轻不重地撞了他一下,低声嘲弄:“嘿,易,你的芭蕾舞鞋呢?这里需要的是力量,不是架子。”周围几个內线新秀也跟著鬨笑起来。
易林被撞得微微晃了一下,但下盘81的下肢力量带来的稳定感让他瞬间稳住。他脸上没有任何怒意,甚至没有看德拉蒙德,只是平静地活动了一下手腕,眼神深处是一片冰冷的、燃烧著火焰的平静。他知道,重头戏来了。
“下一项,力量测试!臥推,185磅標准重量,记录最大重复次数!”组织者宣布。
臥推,是衡量上肢力量和耐力的核心指標,尤其对內线球员至关重要。185磅(约84公斤)是標准测试重量。
德拉蒙德第一个上场,他庞大的身躯躺在臥推凳上,怒吼著,一下、两下…最终成绩定格在22次!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成绩,引来了不少掌声和讚嘆。他站起身,捶打胸膛,示威性地看向易林。
戴维斯也展示了状元级別的力量,推了19次,动作標准流畅。
轮到易林了。质疑、轻视、等著看好戏的目光几乎凝成实质压在他身上。格林抱著胳膊,嘴角掛著冷笑。德拉蒙德更是毫不掩饰地大声道:“猜猜我们的『技巧大师』能推几个?5个?还是6个?”
易林躺上臥推凳。工作人员將槓铃放到他手中。115kg的体重,65的上肢力量(未提升项)?在所有人看来,这似乎毫无悬念。
易林深吸一口气,感受著81的下肢力量通过核心完美传导至手臂和肩背!磐石之躯技能带来的稳定性和力量传递感让他充满了自信。他沉肩,发力!
1!2!3!…
动作標准,节奏稳定,没有丝毫勉强!
…10!11!12!…
场馆里的议论声消失了。球探们放下了笔,瞪大了眼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