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时局图(2/2)

“时局图?为什么要起那么个名字?”

相较於还没对狄奥多尔的起名怪癖有深刻认知的乔治,狄奥多罗斯则直接面无表情地要求狄奥多尔进入正题。

“虽然我很想直接从那三个政权开始说但总觉得若不系统性说一遍会有些对不起拉乌尔阁下的付出外加我付出的海佩伦,所以果然还是完整地先介绍一遍如何,省得你们完全对我们的敌人与潜在敌人缺乏了解。”

虽然狄奥多尔的口吻中带著请求,但乔治和狄奥多罗斯实际也没有拒绝的权利,为此事情走向从始至终都在狄奥多尔的引导之下。

“嗯。如图所示,东边安纳托利亚的势力范围还是一如既往:

大卫与阿莱克修斯这两个科穆寧后裔靠著乔治亚女王塔玛的帮助仍旧占据著特拉布宗和帕夫拉戈尼亚连接成的狭长地带。

特拉布宗和帕夫拉戈尼亚不论从耕地数量还是人口来看都不算富裕,但因涵盖黑海贸易区,故实际可收的货幣税甚至与帝国不相上下,凭藉长期僱佣兵和乔治亚军队援助,他们野战中能调动的兵力也有近万,实力远比刻板印象强劲许多:

仍旧被亚美尼亚人占据的奇里乞亚一如既往,既没有多余的人也收不到多余的税,但胜在此处拥有隘口天险所以势在必得;唯一的变数来源於罗姆苏丹国一一它们在去年遵循与帝国的条约吞併了南部那座已沦为空城的港口城市安塔基亚。”

那时,靠著流血政变新继位的苏丹凯霍斯鲁为了积赞声望顺带给岳父爭取一波罗马皇帝头衔,

仓促地联合科穆寧兄弟入侵了帝国可最后的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这支合计上万的希腊-突蕨联军竟一个月之內就被狄奥多尔的两个弟弟联手挫败了,特拉布宗甚至还因这次失败將1204年趁乱抢走的赫拉克利亚城重新吐了回去。

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狄奥多尔决定以容许罗姆苏丹国吞併无暇顾及的半独立港口城市安塔基亚为代价来换取儘可能多的战马,金钱与物资等硬通货,

但主管谈判事宜的尼基塔斯·霍尼亚提斯牧首不但完成了任务甚至还加了码一一安塔基亚的罗马百姓被允许带著財產与生產工具在罗马军队的护送下返回帝国城市定居,只让突人得到了座近乎被搬空了的空城。

“安纳托利亚高原早在巴西尔大帝时代就因土质下降且缺水几乎只能养马了,没想到倒是利好了那帮子靠放牧为生的突蛮子。他们的农业和商业什么的倒不足为奇,但他们骑的战马可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好像塔格玛特骑兵標配的就是突厥马呢吧?”

乔治的话没有得到回应,倒是狄奥多罗斯又另开了话题:

“您之前说的扩军8万发起新的征服行动对象就是罗姆突厥人吧?”

“嗯,是的,”狄奥多尔犹豫了好一会才最终决定说出来,“科穆寧时代已经证明了深入安纳托利亚內陆难度不亚於远征敘利亚,届时对罗姆苏丹国的征服必然要像卡洛扬那样搞总体战。

我们不能像科穆寧的曼努埃尔那样在米涅奥赛法隆功败垂成,而应该像德意志的红鬍子排特烈那样『用鲜血铺就一条通往科尼亚的路”。帝国若要復兴,必须夺回敘利亚和埃及;而在夺回它们之前,必须收復安纳托利亚。”

狄奥多尔的神態严肃异常,就像是要说什么警句格言似的。

“自萨拉森人將东方行省悉数占据,巴尔干也沦为斯拉夫人的乐园后,帝国就是靠著安纳托利亚苟且偷生,直至最终在巴西尔大帝手里再造盛世。从制定復兴计划的最开始,我对西部的態度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只是机会送上门来才不要白不要..”

“呢,陛下,为避免误会我先提前问一句:您不会打算攻破科尼亚或安卡拉后也学著保加利亚沙皇那样,杀光城里的突厥人吧?”乔治问。

“不好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