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狐尾花(2/2)
林清昼垂目,收回视线,青元灵力轻轻抚过桃木盒沿。
丹室无风,他却听见一缕极细的水声。
不是来自幽蓝重水,而是他身上那一点弱水真意,正与地缝渗出的艮土灵机遥遥相和。
命理丹道,常借周遭环境中的灵机与位格。
下一瞬,青元灵力自掌心涌出,却未直接注入丹炉。
而是先绕室一周,將那瀰漫空中、沉厚如山的艮土灵机丝丝抽引,化作点点暗黄光屑,再被那弱水真意裹挟,凝成拳头大小的虚壳,將其投入炉中。
其形若山,其质若水,山浮水上,水绕山行,正是《大荒幻典》中所载蜃楼初胚。
林清昼神色不动,抬手將幽蓝重水弹入炉底,冰魄晶碎裂的剎那,一缕黑水如墨龙翻身,化作山腹暗河,在炉中潺潺而没。
紧接著,月魄寒露滴入,银辉炸开,化作一轮冷月悬於山巔,寒光照影,影隨水动。
青灵槐蕊被他指尖一捻,化作青碧风雷,缠绕山体,似古槐在风中低语,又似雷音劈开迷障。
艮山稀土並未入炉,而是被他当做印泥,在丹炉內壁刻下一道道山岳纹,每一道纹路落成,便有一缕天地间的艮土灵机渗入炉內,与其交匯,化作地脉。
狐尾最后才动。
林清昼並未直接投入,而是將其置於掌心,以灵力催发。
粉白瓣片片飞起,边缘银纹化作细若游丝的蜃气,在空中勾勒出一只闭目假寐的六尾妖狐。
妖狐睁眼,一滴硃砂泪自心滴落,坠入炉內,正落在山月中央。
“咚——”
一声似远似近的鼓音,自丹炉深处响起。
林清昼猛然合拢双袖,掌心青焰化作碧火,却不灼烧,只將整座蜃楼轻轻托住,送入炉腹。
火焰温度骤降,如冬夜霜降,炉壁却渗出细密水珠,每一滴都倒映出一座微缩山影,山影又隨水波碎裂,化作万千狐影,倏忽聚散。
君臣佐使,於此刻彻底顛倒——
狐尾之幻非为君,反成诱敌之饵。
幽蓝重水之渊非为臣,反成载念之基。
月魄寒露之清非为佐,反折照心之镜。
青灵槐蕊之雷非为使,反化破局之刃。
唯有那源自神通的弱水真意高悬,如帝星孤照,至阴至重,统御万幻之变。
瀰漫天地的艮土灵机伏脉炉底,似山河暗拱,至厚至稳,承载虚界之实。
一君一臣,一虚一实。
蜃幻之生,多依託於水土二德。
水无常形,变幻莫测,是为幻之母;土育万物,承载虚实,是为幻之基。
水德至阴,土德至厚,阴以幻生,厚以幻载,二者相合,竟在炉內演化出一方虚界。
山非山,水非水,狐非狐,唯余一点真形,悬於有无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