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殊途同归(2/2)
朱元璋听到这话,还是带著微笑说道:“太子寻得此法,乃一格物学集大成者所献。他的格物法,多能格出经世致用之法。救治噎倒之法,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这话一说完,不但是宋濂,还有方孝孺,都一下睁大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
別人可能不清楚,但是像宋濂这样做学问的人,那是再清楚不过了,格物一道有多难!
不只是他们,包括后来把心学发扬光大的王阳明,对著竹子格物,想要悟出什么道理,结果差点把自己饿死,格出病来了。病好之后,他就彻底放弃程朱理学的正统格物,转而和宋濂一样,转去了心学。
回过神来之后,宋濂带著惊诧,连忙问道:“陛下,此人是谁,微臣当往討教之!”
说完之后,甚至都不等洪武皇帝说话,他又连忙补充道:“真如陛下所说,此法便是明心之法也,殊途同归,殊途同归也!”
边上的方孝孺脸上,也露出渴望一见的表情,不过他老师已经说了,他就没再说,只是带著期待,看著洪武皇帝。
朱元璋听到宋濂的说法,倒是有点意外。
他之前听宋濂说了之后的想法,感觉宋濂的观点和方孝孺的观点是衝突的。结果他一说赵一民那个,宋濂竟然说殊途同归,这还能整合到一起了?
仔细想想,他忽然觉得好像也有道理。
宋濂所说明自心,就是要寻找出一种可以格物万事万物的方法出来。
而赵一民所说那什么逻辑学的格物內容,未尝就不是宋濂所说这种。区別就在於,宋濂是去想,那肯定不可能想出这种逻辑学的格物核心。
按照赵一民所说,逻辑学是要去做,去验证的。或许也是这个原因,最终格物学发扬光大,並不是在华夏,而是在西夷那边了。
朱元璋想著这个,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微笑。能合理地引入赵一民的格物学內容,依旧在儒学体系內的话,就能减少很多阻力,也能让科举早日恢復!
於是,他便微笑著说道:“等过几日,朕安排你们见下,到时候,你们可以互相探討格物学的学问!”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向方孝孺道:“你也参加吧!”
方孝孺一听,连忙激动地叩谢皇恩。
他当然知道,格物有多难,如今能学到格物的精髓,对他这种做学问的人来说,又岂会不喜出望外!
等这师徒俩欢天喜地地退出殿去了,朱元璋便笑著对朱標说道:“这个方孝孺是个人才,骨头也確实硬,还不受高官厚禄的诱惑,值得培养!”
很明显,方孝孺师徒和胡惟庸等人起衝突的事情,他听到了。
朱標听到他父皇的话,当即笑著点头道:“父皇所言极是!”
朱元璋收穫了一个人才,心中高兴,当即说道:“走,我们去看看一民,也不知道静静回宫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