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104:焦虑小天后!二等兵园,触发被(1/2)
第104章 104:焦虑小天后!二等兵园,触发被动?
就像百代唱片陈泽兵说的那样,千禧年之后的唱片市场一直在萎靡,就连周杰仑、孙艳姿、王力宏和张韶涵等人,都逃脱不了这个魔咒。
实在是网络盗版音乐太强了。
大家小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在百度、酷狗、千千静听等平台,听到免费的mp3……钱去买专辑的人肯定会减少。
等到粉丝们的第一波购买狂欢结束,剩下的就是抢夺存量市场(路人粉),路人粉也是消费的主力军,蔡亦林和张靓影之间必然有一场战斗。
此刻,蔡亦林听完第一首《光芒》,内心并没有什么波澜,她的评价:一首普普通通的抒情歌,张靓影的唱功很不错。
可她听到第二首时,坐不住了。
“扁担宽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
啊这~
什么歌?
儿歌!?
好奇怪!
蔡亦林皱了皱眉。
前面几句词听得她莫名其妙,有点儿像绕口令,但她不敢小瞧沈青的作词、编曲能力,总觉得这首歌没那么简单。
看了眼歌名:《中国话》!
“难道是一首融入了古典文化‘绕口令’的中国风歌曲吗?那还挺有新意,题材非常好,不知道编曲如何……”
继续往下听,蔡亦林的眉头越皱越紧。
“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
“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
“多少年我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
“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
“学平上去入的变化”
“平平仄仄平平仄”
“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
看到一句句歌词被张靓影以说唱的方式唱出,蔡亦林忍不住要给她鼓掌,“这编曲太牛了,说唱结合绕口令,很新潮,沈青也太有想法了吧!”
蔡亦林的音乐鉴赏能力毋庸置疑。
直觉告诉她《中国话》一定会火,流传度一定很广,甚至会得到官方层面的认可。
当前的中国,从上到下都在想如何抵制西方的文化入侵,可收效甚微。
好莱坞大片、韩国女团和男团、欧洲的月亮……各种娱乐产品和文化思潮涌入,再加上一大波公知在《意林》和《读者》上推波助澜,很多人意识里就认为:国外的月亮又大又圆。
搁谁不着急?
但着急有用吗?
文化自信不是一时一事就能建立起来的,必须要潜移默化、久久为功,需要每个人共同参与、努力。
可现在,国内却很少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抵御……
唯一能让大家自信的,或许就是两年后要在京城举办的2008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这是一个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机会!
就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沈青居然为张靓影写出《中国话》——这tmd难道不是天才音乐制作人!?
太气人了!
我蔡亦林背后为什么没有这种制作人?
这首歌的歌词,满满的都是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地地道道的弘扬传统文化,蔡亦林都不敢想会多火!
当进入副歌部分,蔡亦林眼一翻……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这歌词,搭配这旋律……
沈青你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天才想法?
好听!
朗朗上口!
关键还有一股洗脑的魔力!
听了就忘不掉的那种……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这话虽然夸张了一些,但为什么听起来那么爽呢?
md,怎么写的那么牛逼!!
可以想象,明天过后,内地的大街小巷都在播放这首《中国话》的场景,甚至有的台北商户都会放这首歌。
nnd,真令人羡慕!
“但我的《舞娘》好像也不差劲吧?!毕竟卖的也不错,可我为什么一点自信都没有呢?哎,出道快6年,怎么连新人都怕了。”
这几年,蔡亦林挺红,她的代表作有《看我72变》《布拉格广场》《倒带》《爱情36计》《野蛮游戏》等等,但始终距离顶尖差一步。
她自己很清楚,一个歌手的黄金年龄就那几年,尤其是她这种唱跳型歌手,如果不能在这几年突破自我,以后必定走下坡路。
这一张《舞娘》,就是她向“百变天后”发起的最后冲锋,不容有失。
一旦失败,她感觉自己的心气也就耗尽了。
现在,面对张靓影,蔡亦林说不上什么感觉,她总觉得自己的风头要被张靓影抢过去。
要知道,新闻资源和民众的关注是有限的,一旦某个‘大事件’挤占了这些公共资源,其他的小卡拉米们就会失去热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