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2/2)

在这之前,他从未想过会从扶苏的口中,听见这般懈怠的话语。

“难不成,长公子真的因为先前的打击而心灰意冷,决心不再参与政事了?”

淳于越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毕竟,扶苏可是在咸阳宫外跪了整整一天一夜。

怀著一腔热血上书劝諫,到头来却是这样的结局,换作谁来,也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眼下自己最应该做的,就是帮扶苏重拾信心。

……

打定主意以后,只见淳于越清了清嗓子,一脸郑重地看向扶苏,沉声道:“还记得为师以前和你讲过的《论语.宪问》吗,现在重复一遍!”

迎著淳于越的视线,只见扶苏面露回忆之色,不紧不慢地说道:“子路宿於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孔子。”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与?”

淳于越见此情形,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点了点头:“为师想要告诉你的,便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话!”

“彼时,天下纷乱,各国都在寻求变法,以期富国强兵,故而法家学说大行其道,然而孔子却一反常態,极力推崇克己復礼,希望各国能够施行仁政,不要彼此征伐。”

“孔子周游列国,足跡遍及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然而他提出的措施,却没有被任何一国的君主採纳,儘管如此,他仍旧没有放弃。”

“难道孔子不明白这一点吗,不,孔子是想藉此告诉世人,行事时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

淳于越在说到这里的时候,不自觉地加大了声音。

“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吗?”

在听完淳于越的这一番话后,扶苏垂下眼眸,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此时的他,已经听出了淳于越话中所包含的意味,对方是在劝自己振作起来,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但扶苏本就没有因此而受到打击,又何来的振作?

旋即,只见扶苏收敛心神,抬头看向淳于越,一脸平静地说道:

“先生,弟子近来从书上读到了一句话,叫做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取一毫而损天下亦不为也。”

一旁的淳于越听闻此话,脸色勃然大变,只因为扶苏方才的这句话,出自杨朱学说。

战国中期时,杨朱学说与儒、墨鼎足而立,影响巨大。

以至於连孟子都忍不住出言感慨:“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其学说以“贵己”或“重生”为核心,主张保全自我、珍视生命,反对为外物所累。

此刻,淳于越的脸色惊疑不定,內心已然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没有想到,扶苏有一天会学习杨朱学说,而且看样子,对方貌似十分认同里面的话。

扶苏並未在意淳于越心中所想,而是轻笑一声,自顾自地说道:“不过在我看来,这句话也有问题。”

淳于越还没来得及鬆一口气,只听扶苏的声音再次响起:“我这一毛由我做主,拔不拔是我的事,要我愿意,別说拔一毛,为天下拋头颅洒热血都可以!”

扶苏在说到这里的时候,话锋一转,又继续补充道:“当然,这得我愿意,谁也不能以利天下为理由拔我这一毛,同样的,我也不会为了我自己去拔其他人的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