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铁堡粮策(2/2)

“正是。”

三狗嘴角勾起一丝弧度,“他不是要粮吗?我们给!不仅要给,还要给得漂亮,给得他哑口无言,给得全城百姓都记住我李氏堡的仁义!”

他铺开一张纸,提笔蘸墨,飞快地写下计划。

一、捐!高调捐!

立刻准备陈年粗粮(麩皮、豆粕、带壳糙米)一百石,以李氏堡名义,敲锣打鼓送往县衙!声势要大!让全城人都看见!口號:“李氏堡感念县丞大人爱民之心,特捐粗粮百石,助县衙賑济灾民,共渡时艰!”

粗粮仅能果腹,难解馋,价值不高,却能堵住县衙的嘴,博取“响应號召”的美名。

二、卖!高价卖!

在孙氏货栈后院,开设“特供精粮”窗口。每日限量供应李氏堡自產新米、精磨白面各十石。价格?比市价高一倍!

富户、商贾、官吏家眷不缺钱,只缺好粮。高价限量,製造稀缺感,赚取暴利,补贴亏空。

三、济!平价济!

在孙氏货栈正门,开设“李氏平价粮点”。每日供应李氏堡自產、品质稍次但绝对乾净的粮食(混合米、標准粉)五十石。价格?只比平日成本价高三成!

面向普通百姓和真正困难的流民。

薄利甚至微亏,但能收买最广泛的底层人心,树立李家仁义无双的金字招牌!

“此乃一石三鸟!”

三狗掷笔,小脸熠熠生辉,“捐粗粮,堵官嘴,博虚名。高价卖精粮,赚富户钱,填窟窿;平价售粮,收买民心,立牌坊!名声、实惠、人心,我们全都要!”

孙掌柜看著纸上条理分明的计划,眼睛越瞪越大,最后猛地一拍大腿。

“妙!绝妙!三狗少爷,您真是神了!老夫这就去办!”

……

次日,县衙门口锣鼓喧天。

两辆满载麻袋的牛车在眾目睽睽之下停下。

三狗一身靛蓝绸衫,站在车前,对著闻讯而来的百姓和衙役拱手,声音清朗:“李氏堡李三狗,奉家主之命,感念县丞大人心系黎民,特捐粗粮一百石!助县衙賑济灾民,共渡时艰!”

说罢,他亲手掀开油布,露出里面鼓囊囊的麻袋。

有衙役上前抽检,抓出一把,果然是掺杂著穀壳的糙米和麩皮豆粕。

围观人群议论纷纷。

“一百石!不少了!”

“是粗粮啊……不过总比没有强!”

“李家仁义!这时候肯拿粮出来就是大善人!”

王有禄带著师爷、衙役出来,看著那两车粗粮,绿豆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他本想敲诈细粮。

但脸上却堆起笑容,拱手道:“李家堡深明大义!急公好义!本官代全城百姓,谢过李堡主,谢过三狗少爷!此乃雪中送炭啊!”

场面话还是要说的。

三狗微微一笑,话锋一转:“县丞大人谬讚。李家堡深知百姓困苦,光靠官府賑济杯水车薪。因此,我堡特在孙氏货栈开设『平价粮点』!每日限量供应平价粮五十石!价格,只比平日上浮三成!”

“只涨三成?!”

“真的假的?!”

“孙氏货栈!快去排队!”

人群瞬间炸了锅!

要知道市面上的粮价已经翻了五倍不止!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无数面黄肌瘦的百姓和流民,如同潮水般涌向孙氏货栈!

与此同时,孙氏货栈后院侧门。

这里气氛截然不同。

几袋晶莹剔透的新米和雪白如霜的精磨麵粉摆放在铺著红绸的案台上,旁边立著醒目的牌子:“李氏特供·精粮,每日限量新米十石、白面十石,价高者得。”

很快,闻讯赶来的富户、商贾、官吏家眷的马车便將后院挤得水泄不通。

“李少爷!这新米给我留五石!价钱好说!”

“白面!我要三袋!家里老太太就爱吃口细面!”

“都別抢!我先来的!我出双倍价钱!”

三狗端坐案后,小脸平静,拨著算盘,价格比市价高出一倍,却依然被抢购一空!

富人们不在乎钱,只在乎能买到真正的好东西,维持体面生活。

而在孙氏货栈正门,又是另一番景象。

长长的队伍从门口一直排到街尾。

窗口內,伙计们麻利地称量著混合米和標准粉。

价格牌上写著:“李氏平价粮,混合米/標准粉,每斗xxx文(仅比平日高三成)。”

“谢谢!谢谢李家活菩萨!”

“娃儿有救了!有救了!”

“药婆婆一家都是大善人啊!”

买到粮食的百姓,捧著来之不易的口粮,感激涕零,对著李氏堡的方向连连作揖。

李氏堡仁义之名,如同春风般一夜之间传遍洪泽县的大街小巷,深入每一个挣扎在飢饿线上的百姓心中。

三狗站在货栈二楼窗前,看著楼下喧囂与期盼交织的景象。

捐粮的锣鼓声,富户爭抢的喧譁声,百姓感激的哽咽声,匯在一起……

他小脸上平静无波,心中却如明镜。

这一套组合拳,不仅化解了县衙的逼迫,堵住了悠悠眾口,更赚取了丰厚利润,最重要的是,將“李氏堡”三个字,牢牢刻在了洪泽县数万百姓的心坎上!

民心所向,便是最大的护身符!

然而,在人群的角落,几个眼神呆滯、脖子上贴著诡异黄符的流民,正死死盯著孙氏货栈和李氏堡的方向,喉咙里发出意义不明的“嗬嗬”声,如同被操控的傀儡。

远处山林深处,一股更加凶戾、带著血腥味的匪气,如同滚滚乌云,正缓缓压向摇摇欲坠的洪泽县。

“炼体九层的匪首……玄尘子的煞气符……”

李长山站在李氏堡新建的瞭望塔顶,夜风吹动衣袍猎猎作响。

他目光如电,穿透沉沉夜色,望向县城方向混乱的火光,又扫过青嵐山深处翻腾不息、愈发浓郁的黑气,心中警兆大生。

流民剧增,流寇乱窜……

“风雨欲来,黑云压城啊。”

李氏堡的铁拳已铸成,粮草民心已聚,可这乱世才刚刚掀起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