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永乐一朝的清廉之官-浙江按察使周新!(2/2)
小小年纪心思歹毒,容不下叔叔,长大之后,还得了?
迅速排除这个可能,朱高燧面容平静的看著宋进。
其实行跪礼还没有什么,顶多也就是挨朱棣几句骂,可现在又出现这样的事情,完全不在他的预料之中,这让他对宋进更加的没有什么好感了。
宋进闻言,也顾不得那些了,再次跪在地上。
“赵王殿下可否容小民解释,待小民解释,赵王殿下无论如何处置小民,小民绝不会有丝毫怨言。”
朱高燧听著宋进话音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很是坚定,不由得高看一眼。
作为商人,敢这样做想来搭上他,有胆气,善於把握住机会,够果断,且更是赌上自己的身家性命,这份魄力,不一般。
如今看见他已经有些生气了,却是依旧不急不躁,也展现出了稳重。
朱高燧心中反而来兴趣了。
他確实不在乎这些人,但能够展现出这些特质,说明这个宋进,真的很不错。
他待不了多久就要就藩,如今就是在等朱棣圣旨,只要圣旨下达,他就会出发。
对於人才,他很是看重的,无论是哪方面的人才,他都需要。
对宋进,朱高燧突然有些欣赏了。
“宋进是吧,本王给你这个机会,你若是能够说服本王,此次本就既往不咎。
但若是无法让本王满意,刑部大牢,將会是你的归宿。”
欣赏归欣赏,但前提是宋进能够自己从这个局里走出来,不然,他是真的会这样做,且不会有任何波动。
他这个赵王,可真不是吃素的,想要一个商人进刑部大牢,那可真是如同吃饭喝水了。
宋进闻言,心头大舒一口气。
“殿下,小民本是杭州人,做布匹生意,但家中遭逢巨变,与官府合作一批布料时,明明装车之前检查过都是好的,但到了纺织局经过检查后,却是出现了问题,大部分布匹不合標准。
官府將我们扣押,准备问罪。
后周新按察使到来,大力整治冤假错案,查办贪官污吏二十三人,小民一家,也被周按察使查清乃纺织局有人故意而为,只为获得小民家中的钱財以及布匹生意。
虽得到昭雪,可家父与家母染疾,最终病逝。
小民便来到京城,投靠我舅舅林全。
我舅舅膝下无子,舅舅视小民如己出,小民也跟著舅舅林全一起打理生意。
可就在去年,我舅舅也染疾在家,家中生意皆由我来打理。
两月前,小民与杭州纺织局达成一千八百匹布的生意,在去往杭州之后,听闻周按察使家母染疾,但周按察使为官清廉,本就不多的俸禄,还时常救济穷苦之人,导致无法得到良好的诊治。
小民本想送些钱財给周按察使,但周按察使却是拒绝,言官怎可拿民膏而拒绝。
小民不知周按察使是否能够解决,可周按察使救了我一家人的命,小人不可不报恩。
今也是从赵公子处得知王爷在此间,小民特意前来。
今愿奉上家產八十万宝钞,银五千,金三百,请求赵王殿下,可否寻名医,寻上好药材,为周按察使之母诊治,小民感激不尽!”
宋进说完,重重的向著地上磕了三个响头,额头已然发红。
朱高燧听著这些,心中也有些感慨,他知道宋进肯定有事会求他,但没想到是这样。
周新,他知道的,这可是永乐年间难得的清廉之官。
不仅清廉,能力同样出眾,可惜就是在建文元年以乡贡进士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后,算是建文的官。
但凡这人是在永乐时期科举入仕的,前途恐怕不会比于谦差多少。
而周新的最终结局,他也知道,因为周新强行逮捕犯重案的锦衣卫千户,最终被纪纲诬陷,而被朱棣下旨所杀。
周新死后,百姓痛哭,因其为广州人,消息传回广州后,在广州城南『仰忠街』,原名为『高第里』,也是为了彰显其人忠烈而改,『仰忠街』一直沿用至今。
因为这个人算是永乐一朝独一份的清廉,他才有深刻的记忆,以及这个故事,他才格外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