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五年之约,酒会派对(1/2)
第114章 五年之约,酒会派对
在《秋菊》获得金棕櫚奖的消息传出去后,几乎所有媒体记者都感到非常意外,不理解这部充满爭议的电影怎么会获得坎城电影节最高奖项。
因此在李茂森走出影节宫时,现场几乎所有记者朝著他的位置围堵上去,拿出话筒,架起几十部相机对准他。
“李导演,恭喜你拿到金棕櫚奖,请问你对这个奖项意外吗?”
“李导演,《秋菊》爆冷获得金棕櫚奖,请谈谈你的想法?”
“李导演,有人说你之前宣称遭到歧视,是在自导自演,目的是用这种方式获取评审团的同情,你怎么看待这种猜测?”
太阳底下,一大群记者围在李茂森身边,爭先恐后地拋出他们的问题。
“嘿,女士先生们,请不要挤!一个个来。”
“请退开一些,你们这样提问李导演没办法回答。”
唐杰克和赵小丁拦在李茂森前面,大喊大叫著要记者们后退一些,按照次序排队採访。
“李导演,恭喜你拿到金棕櫚奖,请问你对获得这个奖项感到意外吗?”
站在最前排的英国《卫报》记者喊道。
“不意外,只是比我预料的更好一些。”
李茂森晃了晃手里的奖盃笑道。
“李导演,前天你宣称《秋菊的故事》受到歧视和针对,要撤出影展,后面又继续参展,这是不是你的把戏,你在用这种方式向评审团施压,以此来拿到大奖?”
《费加罗报》记者喊道。
李茂森摇摇头,“这位记者先生,你的猜测充满恶意且毫无职业素养,但我心情好,不跟你计较。我告诉你以及所有对此事持怀疑態度的人,《秋菊》之所以继续参展,是因为举办方及时道歉並做出解释,並不是你说的什么把戏,而《秋菊》之所以能获奖,是因为它有这个资格。”
“李导演,本届电影节金棕櫚奖、评审团大奖以及最佳女演员奖都爆出双黄蛋,比往届爆出双黄蛋的概率更大,你怎么评价本届电影节的评选结果?”
法新社记者拿著话筒喊道。
“公平公正,合情合理,这就是我的回答。”
李茂森声音坚定地说,“本届电影节在参展过程中,有三部电影场刊分数获得3分以上,这个成绩前所未有,这也说明本届电影节参展作品总体水平都非常高,也因为这一点,本届电影奖在评选时难度也非常大,非常容易引起爭议,而评审团成员能顶住压力,做出最公平公正的评判,他们的专业精神值得称讚。”
“李导演,你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你拿到了金棕櫚奖对吗?”
有记者在后面大喊道。
李茂森嘴角抽了抽,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他之所以这样夸讚评审团,当然是因为拿到了最高奖项。
要是没拿到的话,好吧,要是没拿到这些记者也不会在这里围住他不放。
“李导演,《秋菊的故事》场刊分数只有3.1分,比《性,谎言和录像带》明显差一些,最后却同时获得金棕櫚奖,很多人认为这很不合理,《秋菊的故事》不该获奖,也没有资格获得这个奖盃,你怎么看待这些质疑?”
《世界报》记者大喊道。
“你说的很多人是指哪些人?”
李茂森很不客气地问道,“现在颁奖典礼刚刚结束,你从哪里得到消息,有很多人不认可这个结果,你告诉我,我再回答你这个问题。”
《世界报》记者张张嘴巴,在眾人的注视下,他尷尬地说,“大家都在质疑这个结果,难道不能说问题吗?”
李茂森冷哼道,“夏纳电影节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电影节之一,它的评选过程十分严谨专业,参与评选的影评人,观眾评审团、以及评审委员会成员等都具有极高的职业素养,由他们评选出来的结果也是公正合理的,不应该受到质疑。好了,谁还有问题?没有了吗,那么再见!”
李茂森不顾十多个记者举手,推开人群往前走。
“李导演,我们还有问题。”
“李导演,你没有回答完问题就走是因为惭愧吗?”
“李导演,《秋菊》將会是坎城电影节歷史上最不该获得金棕櫚奖的电影,你认可这点吗?”
一群记者在后面大声叫,还有人试图拉扯他的衣服。
李茂森被烦得不行,停下脚步回头看著那群想搞事的记者,“別吵了,我再说一遍,《秋菊的故事》获得金棕櫚奖是实至名归,不需要受到质疑,我还可以告诉你们,我不止今年会拿金棕櫚奖,在五年之內,我还会拿到第二座,你们等著瞧好了。”
听到他的话,现场很多记者都愣住了,许多人面面相。
这位李导演刚才说了什么?
他说五年之后要拿到第二座金棕櫚奖?
他是在开玩笑吗?
金棕櫚奖是世界上含金量最高也最难拿到的电影奖项,这傢伙拿到一座不够,还夸口要在五年之內拿到第二座?
他能做到吗?
肯定不行。
接著所有人都兴奋起来,他们之所以围住李茂森就是想从他这里挖到一些新闻。
刚才看到李茂森离开,大家都很失望,可惊喜来得太快,李茂森在离开时又突然送给他们一个大新闻。
这个新闻非常有炒作的价值。
“李导演,你说的是真的?”
“李导演,这是你跟我们所有人的赌约吗?”
记者们追著李茂森还想再问几个问题,可李茂森摆摆手,没有再回答他们的问题。
“我去,李茂森,你说的是真的?五年之內,再拿一座金棕櫚奖?”
唐杰克追上他惊讶地问道。
“是的,这是我给自己定下的一个小目標,五年之內再拿到一次金棕櫚奖。”
李茂森拿出水瓶喝了一口。
“这应该很难吧?每年有那么多电影参展,拿到一次已经非常难得,第二次会更加不容易,更別说在五年之內。”
赵小丁说道。
“哈哈,李茂森,我支持你,再多拿几座金棕櫚奖,到时候我们可以赚到更多钱,这种事想想都很开心。”
唐杰克开心得手舞足蹈。
“要是拿不到怎么办?那些记者会不会说你说大话?”
赵小丁担心地说。
“不怕,我可以做到。”
李茂森淡定地说道他手里有几十部经典文艺电影,拍的好了再次入围夏纳电影节不难。
就算做不到也没关係,五年之后,《秋菊》获得金棕櫚奖的风波早过去了,即使法国媒体要调侃他也等到五年之后。
他这样做也算成功转移媒体的视线。
李茂森三人在休息区等了一会儿,巩丽和潘红、叶翻译、谢导等人从影节宫里出来。
一行人坐上车子,说说笑笑地离开影节宫。
下午李茂森和巩丽又换上比较休閒的衣服来到影节宫参加酒会,这种酒会由举办方承办,一方面加强各国电影人的交流,另一方面也方便国际片商与电影版权方谈生意。
由於《秋菊》荣获金棕櫚奖,在李茂森到场后,来自各地区的片商纷纷找上他谈合作。
李茂森只跟杰罗姆·赛杜、近藤淳一、卡洛·庞蒂等熟人聊了聊。
初步將《秋菊》欧洲和亚洲地区版权敲定。
其他地区的片商先交给唐杰克接触。
后面他有空了再跟出价高的片商面谈。
“李,我刚才听到一个消息。”
於佩人和阿佳妮走过来,笑盈盈地说道,“说你在影节宫里与一群记者打赌,五年之內要再次拿到一座金棕櫚奖,这是真的吗?”
“消息传得真快,是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