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一万年太久,只爭朝夕(1/2)

深夜,

紫禁城灯火阑珊,张居正这位內阁首辅叩开了巍峨的宫门,直入乾清宫。

当如今的乾清宫管事孙鯨报到御前时,刚刚擬订好军队训练项目的朱翊钧对於这位內阁首辅的到来並不意外。

让孙鯨將张居正迎进乾清宫后,朱翊钧赐座於张居正,在张居正谢恩后,朱翊钧直入主题,“先生深夜匆匆进宫,是因为腾驤四卫之事?”

见皇帝如此开门见山,张居正自然也不绕弯子,“不错,陛下要亲掌禁兵,这必然要引起朝局的动盪,陛下还是要以文治天下为重,掌兵一事,牵扯各方,陛下居中平衡就是,若此事处理不好,导致朝局动盪,改革成果顷刻荡然无存。”

朱翊钧听著张居正的话,暗道这位內阁首辅说的还是委婉了,

“自古,文武施政的根本原则不同,本朝更是如此,帝国的文官,一贯以保持各方面的平衡作为施政的前提,如果事情弄到动用武力,对他们来说就是失败的象徵。他们具有一种牢不可破的观念,即上自国家,下至个人,不能把力量作为权威。

如果一个地区有什么特殊的经济利益,那么就应当加以压抑而不是提倡。至於天灾足以引起战爭,则尤为无知妄说,因为从道德观念来说,天下的事物无不可以共同分配,灾民的暴动,乃是小人犯上作乱的劣根性使然。

其实说白了,文官们没有武力,必然要排斥武力,在有利於他们的规则下玩,他们更害怕大明一朝,再出现太祖、成祖那样的皇帝。”

隨著朱翊钧的声音落下,张居正沉默了,因为皇帝的话直指本质,土木堡之变后,兵权掌在了文官集团的手中,时至如今仍旧如此,让他们放弃掉手中的权利,这绝对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陛下既然清晰的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么就应该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朝野动盪,陛下要让改革成果付之一炬吗?”张居正这时仍旧要劝皇帝放弃,並且在略微停顿后直言,“此番……臣也无能为力。”

朱翊钧同张居正对视,目光如炬,“先生认为,如今的大明只依靠官员制度的改革,依靠一条鞭法,就能中兴大明?一条鞭法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给这个濒临倒塌的帝国强行续命一段时间罢了,先生以为然否?!”

张居正沉默,隨著改革的深入,他怎会不知道,一条鞭法不足以彻底挽救这个已然病入膏肓的帝国。

朱翊钧的声音继续响起,“一些制度,都要从上至下推倒了重来,革新必然要流血,朕需要一支能战的军队,精锐中的精锐,否则中兴大明,一句空谈罢了。

朕……就是要成为太祖、成祖那样的皇帝!”

这一刻,朱翊钧丝毫不隱瞒自己的想法,他知道,张居正不会將他的想法传扬出去,因为这不符合张居正的政治目的。

这一刻,张居正呆呆的看著朱翊钧,目中毫不掩饰震惊之色,他这一刻才清晰认识到了皇帝之志,他未曾想到,皇帝居然有著这样的志向,

皇帝再一次刷新了他的认识。

张居正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静,身体隱隱沸腾的热血,好像回到了年轻时候,他想要陪皇帝疯上一场。

这一刻,张居正在朱翊钧的身上,看到了他理想中的帝王。

但多年执政,张居正的政治清醒使他仍旧要劝諫皇帝,“陛下,有事情急不来,当徐徐图之才是。”

看著张居正,朱翊钧良久没有说话,许久之后,朱翊钧气魄雄伟的声音响彻乾清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