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还有这亲戚关係呢?(2/2)
“但其实除了极少部分灵异类异常可能还保留些许生前执念外,后面两种情况下,那个“存在”基本上就已经不能算是原本的那个人了。它们更像是异常力量凭依的『容器”或者规则运行的零件”。
“而且你要知道,异常的本质,其实很大程度上源於『人类集体认知”和“传说度”。比如说灵异类异常中的“水鬼”这个概念,它指的是“淹死的人会变成水鬼”这个大概念本身。所有在特定条件下淹死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水鬼”这个异常概念的载体,但“水鬼”这个概念本身是无法被彻底消灭的,只要还有人相信水鬼的存在,它就可能再次出现。
“但现在时代不同了,现在不像几十年前那样信息闭塞,各种山村野怪传说盛行。现在发生溺水事件,首先会进行各种科学调查,很难再简单地归咎於『被水鬼拉下水”。
“而且即便这个人淹死的地方恰好有水鬼的传说,也必须要求当地有相当多的人对此深信不疑,並且这种恐惧和认知形成了一种集体性的『场”,才有可能真正催生或吸引|『水鬼”异常的出现。”
听她说完这么一大段专业的解释,张诚大致明白了,“所以国外那些地方才总是显得水深火热异常事件频发,就是因为他们那边普遍更篤信宗教,各种都市传说、恐怖怪谈的文化產物也比我们这边更盛行传播更广,对吧?”
“地广人稀,监控覆盖少,歷史文化中神秘主义色彩浓厚,確实就是这样的。”电话那头的沈娇娇笑著调侃了两句,接著將话题拉回正轨,“但像你描述的李维母亲这种情况,反倒不太像传统的山村精怪作崇,而更接近近现代网络时代兴起的『偽人』类都市传说。”
张诚瞭然,“因为现在网络发达,信息传播速度快,『偽人』这种源自现代网络和媒体文化的恐怖概念才得以迅速传播並被广泛认知,是吧?”
“没错。与此类似的还有『后室”、『瘦长鬼影”等等,很多都是网络时代催生或重新焕发活力的概念。”沈娇娇总结道,“所以根据你的描述,我倾向於认为是李维母亲当年那个胡乱拼凑的“復活仪式”本身出了问题。你不是说他父母算是咱们国內最早接触网络的那一批人嘛,她很可能在当时早期的网络论坛或者神秘学小组里接触到了一些国內外混杂的真假难辨的诡异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和她从那个所谓『山神”那里看到的零星仪式片段融合在了一起,结果產生了无法预料的可怕变异。
“毕竟那个『山神”估计大概率是个强大的收容者,她无意中看到的仪式片段说不定本身就蕴含著一部分异常之力,再被她用各种来源不明的邪门知识一通乱搞...不出问题才是怪事。”
沈娇娇的分析逻辑显然还是建立在“山神是强大收容者”这个基础上。
毕竟在目前的认知体系里,s级异常拥有高度智慧且能与人交流还只是猜测,谁也没真正证实过。
就连a级异常都极为罕见且难以沟通。
如果那“山神”真是s级异常,她觉得李维母亲当年根本没可能活著回来。
张诚道:“你的分析有道理。反正娇哥你这边方便的话,再帮我深入查查李维他母亲的背景资料,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具体的线索,比如她当年可能接触过哪些特定的信息源,或者她老家那边还有什么更深入的传闻。”
“稍等一下,我这就用內部系统查查看。”沈娇娇那边说完,便暂时掛断了电话。
差不多半小时后,她的电话就又打了回来,语气明显带著查找到线索的兴奋,“诚哥,查到了!有个很有意思的发现!李维他母亲的老家跟你居然是同一个地方!她也是从那个“山门村”出来的!”
张诚对此反应十分平静,他只是淡淡应了一声,“嗯,这个我之前有些猜测,现在算是证实了。还有別的更具体的信息吗?”
“哦,还有一些。她娘家那边的父母早就过世了,不过她还有个亲弟弟。但我顺著这条线往下查,发现她弟弟也在几年前因为一场意外事故过世了。”沈娇娇那边伴隨著滑鼠点击和键盘敲击的声音,显然是一边打著电话一边还在查看详细的电子档案。
张诚道:“所以这么看来,李维母亲娘家这边的直系亲属线索基本上也算是断了,是吧?”
“那倒也不至於完全断了。”沈娇娇话锋一转,“她弟弟虽然已经不在了,但还留下了一个孩子,是个女孩儿,现在正在上大学,而且巧了,她就在本地的洛阳大学读书。
“按辈分算起来,那女孩儿应该管李维叫表哥才对。不过从我们调查到的所有通讯记录、社会关係往来等信息来看,他们这两家亲戚之间差不多有超过三十年没有任何走动了,他们应该互相之间早就没啥关联了,那女孩儿估计都不知道自己有这门亲戚。”
顿了顿,沈娇娇的语气变得稍微有些凝重,补充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点,“不过,怎么说呢..
还有个事儿我觉得挺蹊,诚哥你得注意一下。就是从档案记录来看,李维他母亲娘家那边的直系亲属追溯上去好几代,几乎都没有正常衰老病死的,所有人都是死於各种意外、凶杀或者不明原因的猝死,就没一个是能得善终的。这个家族似乎有点...被厄运缠绕的感觉。”
“这倒是有点儿意思。”张诚若有所思,接著问道,“那他那个表妹叫什么名字?档案上有记录吗?”
“你等我看看啊,资料有点多,我滚动一下页面.....:”电话那头传来滑鼠滚轮滑动的声音。
过了几分钟,沈娇娇肯定地说道:“查到了,登记的名字叫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