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工业大升级(1/2)
张云给了陈劲刚一个眼神,隨后坐下。
陈劲刚心领神会,立刻操作设备,打开了会议室的投影仪。
张云指著身后屏幕上的ppt,说:
“这些是我先前已经提交给你们的资料和详细的任务清单。
这也就是接下来我们半年之內所要完成的工作项目。
只要能在末日到来之前完成,我有最大的信心可以將伤亡降低到最低!”
屏幕上的內容迅速滚动,展示著分属於不同领域的庞大项目集群:
新材料研发、生物基因工程、能源升级、防御工事建设、军事装备改造、农业保障、医疗防疫、信息通讯……
每一个主项目下又细分出数十乃至上百个子项,標註著具体的技术指標与牵头单位。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惊嘆声。
此前,被召集的专家们大多只收到了与自己领域相关的部分任务简报。
此刻看到完整的蓝图,大伙才真正体会到这个国家工程的空前规模。
许多人的目光从最初的震惊迅速转变为专注和热切。
没想到张云顾问居然制定了那么多项目,很多人此时都感到不可思议。
这工程量所需要参与的人员,投入的资金都很难计算。
张云笑著说:
“各位如果遇上什么难题,欢迎踊跃发问。”
话音刚落,便有一个穿军装的男子站了起来。
“哦,廖所长有什么问题?”
张云看向那人,经过刚才徐晨的介绍,他知道对方是国家军工科研所的所长,名叫廖长辉。
廖长辉先是礼貌性点头,隨后问道:
“张顾问,有关我们军工口负责的部分,我有很大的疑问。”
“您希望我们儘快生產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用来改造现有的装甲车和建设避难所防御系统外墙。”
“这个方向我们很认可,材料性能参数也非常诱人。”
“但是,您提供的几份合成工艺和性能指標文件,虽然帮我们解决了很多技术难关。”
“但对我们目前的工业基础和研发体系来说,跨度依旧不小。”
“很多关键点,我们目前的技术储备还不足以完全消化。”
“想要达到您要求的量產標准,光是前期研发,设备改造,和技术人员培训,就需要巨额投入和相当长的试错周期。”
“您却要求我们在两个月內完成生產线改造並启动小批量试產……”
“这个时间节点,是否过於激进了?”
“我们担心步子迈得太大,反而欲速则不达。”
作为军工生產方面的行家,廖长辉自然也明白石墨烯碳纳米管材料在军事应用上的重要性和先驱性。
但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將这种材料完全应用在坦克装甲上。
若是他们可以做到,那无疑是走在了世界前列。
他对这种技术自然也是垂涎三尺,不过以他对团队內部人员的评估来看。
想要完全完成產线改造,没有个一、两年时间,恐怕很难完成。
技术是很先进,但你也得要有时间去学习消化不是吗?
张云听完,脸上露出一丝理解的笑意:
“廖所长,我明白你的顾虑。
你不是担心材料不好,也不是不愿意做,你是在担心时间、经费和技术消化的问题,对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