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顛覆性的材料(1/2)

陈牧辉看著那些复杂的公式和结构图,一开始还能理解,后面却有些茫然。

作为所长,他本身也是业內专家。

但这份文件的理论框架太过超前。

许多推导和构想他竟一时难以参透。

只觉得其中蕴含的逻辑链条严密得可怕,却又跳脱了现有的体系。

而旁边的孙德明院士,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居然有这种构想,闻所未闻!”

厚厚的眼镜片后,那双阅尽无数文献的眼睛爆发出惊人的光芒。

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咀嚼著那些文字,完全沉浸了进去。

如痴如醉,像沙漠中的旅人发现了甘泉。

李维见状,连忙搬来两把椅子,又倒了茶水放在桌上,但两位大佬浑然不觉。

两个小时后,天都黑了下来。

办公室內只开了局部的灯光。

整整两个多小时,除了翻页声和偶尔孙老因激动或思考而发出的轻微吸气声,再无其他声响。

李维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只觉得这份文件的重量,仿佛压得整个房间的空气都凝固了。

孙德明缓缓放下最后一张纸,抬起头时,眼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震惊、狂喜、困惑,还有一丝敬畏。

陈牧辉揉了揉太阳穴,“孙老,您认为这份文件所述的理论,究竟如何?”

许多內容太过前瞻和顛覆,即使是他也难以做出判断。

只能將希望寄託於眼前这位学术界的定海神针。

“多少年了,多少年没见过这样匪夷所思、却又如此……精妙绝伦的论文了!”

孙德明看罢,不觉嘆息道:

“它构建的理论框架,其严密性和大胆性,是我平生仅见。

这种理论,连我看一两遍都不能解。

许多概念闻所未闻,逻辑跳跃极大,甚至让我怀疑是不是某个精心设计的学术骗局……”

他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水润了润乾涩的喉咙,才继续道:

“但当我看到第三遍,尝试著顺著它的思路,去理解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构想时,我才摸出些门道来。

这份理论的底层逻辑是自洽的!

它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从未想像过的大门!

里面提出的能量存储和释放机制,简直是天才的构想!”

听著对方发出周学道那般的感慨,陈牧辉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那……您觉得这上面所提到的那种超高密度储能材料,真的有可能实现吗?”

孙德明沉吟片刻:

“仅就它所提供的理论框架和初步验证路径来看,我挑不出任何毛病。

我敢断言,哪怕最终证明这个理论在现有阶段无法实现。

仅凭这份论文所展现出的开创性思想,它就足以震动整个学术界,拿下一个国际性的大奖!

我认为这份文件应该出自一个世界顶尖的研究团队。

至少是投入了千亿级別,研究了10年以上的成果!”

陈牧辉点了点头,他也是同样的想法,他转头看向李维:

“这份文件是从哪个研究所寄来的,国內还是国外的?”

李维咽了咽口水,说道:

“是国內海天市一个叫晨星微光的能源公司寄来的,没有团队人员著名,只有一个地址编號。”

听到这话,陈所长和孙老皆是眉头一皱。

他们闹钟思索著这个名字,可却一点印象都没有。

而且一个民间企业,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资金投入研发?

“孙老,您认为接下来该怎么办?”

“不如进行模擬实验?”

孙德明摸了把鬍子,语气凝重:

“若是这个理论真的存在缺陷,那在实验阶段应该就能看出来,由我亲自监督。”

听到这位学术权威这样说,陈牧辉心里也有了定数:

“安排实验组!所有相关人手,立刻集合!”

“一级保密权限启动!实验所需一切资源,最高优先级调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