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能量盾牌,叶寸心到帐?你觉得我会喜欢你?(1/2)
陈默翘课来到实验室,打开隔壁房的仓库。第一眼就看到了,邓峰为自己准备的高能材料。
他检查了一遍。
確定了没有遗漏。
就开始做实验。
因为拥有万倍增幅系统的原因。
他的科研很简单。
不需要搞懂原理。
只要创作的过程中,將材料拼接起来,製作成简易的原型机,得到系统认可就可以了。
陈默启动精密工具机,切削打磨出一个轻便的合金护臂。
形態类似半覆盖式臂鎧。
可以贴合地戴在小臂上那种。
他的构想是以此为基础骨架,將高能电池集成到护臂內部。
然后再设计一个按钮。
只要摁下按钮,就会在臂鎧前方投射出光幕。
再重复按一次。
就取消光幕。
原理跟手电筒的差不多。
研发过程很顺利。
仅仅两个小时。
就製造出原型机了。
接下来,就看系统是否认可了。
陈默深吸一口气,精神集中在系统上。隨之一道的蓝色光幕从虚空中投射而下,精准地覆盖在护臂装置上。
扫描结果以淡蓝色的数据流形式。
浮现在视网膜上:
【经检测。】
【该物品为结构简陋的高能光束髮射器(俗称:手电筒),不符合“发明创造”的標准判定。请宿主继续改进。】
果然……
想让系统认可。
没那么简单。
护臂骨架+高能电池+光束髮生器=手电筒。
但是……手电筒≠能量盾。
自然无法触发系统的增幅。
陈默闭上眼睛,指节轻轻敲击著实验台,陷入沉思。忽然,灵光一闪,当初製造的能量枪原型,同样不被系统认可。后来通过调整能量输出模式,並进行了结构魔改,將原本散射的能量,约束成高凝聚度的破坏性光束,系统才承认。
那么如今製造能量护盾?
思路类似。
仅仅向外投射一道离散的光束。
显然无法被判定为“护盾”。
但如果將这道光通过某种力场约束,展开成一个稳定存在的,具有物理隔绝效果的光能平面呢?
也就是光墙。
是不是就可以得到系统认可了?
陈默想到就做,立刻动手。
他小心翼翼地將刚组装好的护臂拆解开来,取出里面的高能电池和普通光束髮生器。要將能量输出塑造成一面凝而不散的光墙,其复杂程度远超单一光束。
普通的发光元件根本无法胜任。
这需要一种可编程、能精確控制光子流形態的新型发射器。构建一个强大的约束力场,用来“驯服”狂野的光子流,將它们强行束缚在预设的平面形態上。
陈默伏在实验台上,专注地设计电路、编写控制代码、调试微型力场发生器。
不知过了多久。
陈默感到累了,猛地站起来,鬆了松骨头。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的骨骼发出轻微的“咔噠”声。
真他妈累。
陈默咂了咂嘴,揉了揉发酸的脖颈。
目光扫过墙壁上的掛钟。
已经中午十一点多了。
肚子都饿得呱呱叫。
先去乾饭吧!
陈默刚打开实验室大门,才想起一个问题。他还没国防科大的饭卡和校园卡呢!
???
邓峰院长不是说有人送给我的吗?
人呢?
算了。
点外卖吧!
懒得麻烦。
虽然行动支付很方便,但初来乍到,没有校园卡,总觉得少了点融入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