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燃烧的火之规则(1/2)
第105章 燃烧的火之规则
当犹如人类与猩猩杂交而成的【四阶病毒之王】站起,那赤红色的毛髮隨之竖立而起,整个火之神国开始回应它的“王”。
无尽的火焰开始咆哮!
“呼!!”
“呼!!!”
“呼!!!”
什么是火?
或者说什么是火之规则?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火焰的本质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化学反应,通常为燃烧过程中,释放能量所表现出来的可见的等离子体状態。
燃烧需要具备三要素,即是可燃物、助燃物,通常是氧气和达到燃点的温度。三者缺一不可。
燃烧是燃料,如碳氢化合物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分子,如二氧化碳和水,並在这个过程中破坏旧化学键、形成新化学键。
形成新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远大於破坏旧键所需的能量,这部分差额以光和热的形式剧烈释放。
火焰並非仅仅是气体,而是处於等离子態一一物质的第四种状態。反应区的热量使燃料蒸气或气体发生电离,產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和电子,从而能够发光、导热和导电。
人类看到的明亮部分,主要是其中炽热的、微小碳粒燃烧发光以及激发態气体分子返回基態时释放光子的结果。
总而言之,火焰是燃烧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將反应区物质激发至等离子態,从而產生的可见、发光、发热的气体区域,它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的直观表现形式。
而在道家玄学体系中,火焰並非单纯的物理现象,而是宇宙根本法则和能量的体现,与“五行”、“阴阳”、“气”等核心概念紧密相连。
五行之“火”:火焰是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中“火”元素的终极代表和象徵所谓“火日炎上”,描述了火焰灼热、升腾、向上升发、照亮四方的特性。这既是物理描述,更是哲学概念,它代表了一切具有温暖、上升、明亮、兴奋、活跃、发散特质的事物和能量。
在五行生剋中,“木生火”,燃料燃烧,“火生土”,燃烧后化为灰烬,“水克火”,水能灭火。
火焰处於这个动態平衡的能量循环网络中,既是转化的產物,也是转化的动力。
同时,火焰也是阴阳两种力量激烈交互的动態平衡体。
可燃物(阴)代表了有形、静止、潜在的能量(可视为“阴”)。
助燃与热量(阳)代表了无形、运动、激活的能量(可视为“阳”)。
火焰本身,就是“阴”(物质)被“阳”(能量/气)所激活、转化和释放的过程,而非一个静態的“物体”。它完美体现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动態哲学。
火焰被视为极度活跃和旺盛的“阳气”或“热气”的外显。它是“气”从凝聚(物质状態)向发散(能量状態)剧烈转化的景象。
在內丹学和道家修炼中,“火”常常比喻体內的阳气或能量,如“真火”或“命门之火”,而“水火既济”是重要的平衡状態。同时,火焰的光明特性使其与“神明”、“智慧”、“启迪”和“意识”相联繫,象徵著驱散黑暗与愚昧的內在光明。
火焰是宇宙中“阴”(形质)与“阳”(能量)在特定条件下剧烈交融、转化与升腾的“象”,是“五行”中“炎上”之德的完美展现,是內在之“气”达於极盛而外显的光明形態。它代表了转化、活力、净化与意识的觉醒。
科学通过显微镜和化学方程式,告诉我们火焰是什么以及如何產生:它是等离子体,是放热的氧化反应。
道家玄学通过宇宙观和直觉,告诉我们火焰意味著什么以及它象徵什么:它是转化的象徵,是內在阳气的勃发,是光明与智慧的隱喻。
而在【四阶病毒之王】的手中,火之规则还有了更加强大,更加全能的衍生概念。
创造与毁灭,生命与死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