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星河之音(2/2)
然而,这股颶风般的声势,却让星河唱片的另一位未来台柱谭永麟感到了压力。
“leslie这首《千千闕歌》,真是冇得顶啊!”
“是啊,词曲都一流,leslie唱得又入心,想不红都难!”
录音休息期间,谭永麟默默地听著同事们的閒聊,手指无意识地扣著牛仔裤的缝。
他在歌坛打拼多年,凭藉醇厚的嗓音和扎实的唱功,早已积累起不小的名气和一批忠实拥躉。
他正在筹备的新专辑,其中主打歌《水中》、《朋友》的质量都很高,谭永麟对新专辑充满期待。
但《千千闕歌》的爆红像一座陡然拔地而起的高峰,横亘在他面前。他並非嫉妒,星河唱片內部的氛围一直很好,他担忧的是“比较”。
在市场热度被炒到如此沸点的当下,任何新作品的成绩都会被拿来与《千千闕歌》对比。
如果销量、传唱度甚至奖项上出现明显差距,对他这位“前辈”而言,都將是尷尬甚至难堪的局面。
“alan,刚才那段感觉如何?需要再来一遍吗?”
谭永麟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杂念,重新投入到录製工作中。
就在香江被流行音乐的浪潮席捲之际,一则来自北方的重磅消息,如同一道惊雷,瞬间穿透了所有的娱乐喧囂,震动了整个香江社会。
大陆,正式宣布开放!在鹏城、香山、沙汕、鷺岛设立出口特区(后在80年改名为经济特区)!
佳视新闻部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优先级插播了这条爆炸性新闻!
何言超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手里端著刚泡好的热茶——茶叶是老家带回来的,他不爱喝咖啡。
此刻他的心神已早已飞越了那条本不该存在边界,回忆起前世去鹏城的经歷。
身为穿越者,他早已知道这歷史性的一刻必然到来。但当亲耳听到“特区”二字被正式提出,亲眼看到这条新闻在属於他的电视台滚动播出时,依然难以抑制的激动。
这不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这是他正在亲身经歷、参与甚至试图影响的歷史!
“开放了……”何言超低声自语。
但改开初期並不顺利,外商不光有政策稳定性方面的忧虑,更有能源、运输、人才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还是先投文化作品吧,《少林寺》78年就立项了,81年才开拍,79年末这会儿,剧本都还没定型,正好可以掺和进去。
何言超拿起电话,“是我,帮我约新长城的傅奇先生、石慧女士……”
这两位在陈厂公的故事里戏份很重,话说白白的腰还好吗?是否依然隔三差五的“腰疼,今天冇了”?
要不,乾脆把白白的创意剽了,也去拍个《太极》三部曲?
何言超正在怀念前世追书的日子,电话响了。是霍老打来的,说是组了个慈善足球赛的局。
香江好几位大亨都喜欢足球,霍老更是其中代表。后来,他的继承人也一直致力於发展足球运动。
霍老先生时不时请些香江的足球名人、明星,来场慈善赛,逐渐发展成了传统,形成了后来的慈善明星足球队。
何言超的佳视也时不时搞场慈善比赛,但不一定是足球。这次霍老出面组织比赛,打电话来是让何言超的佳视体育部配合宣传、现场解说,转播权当然也是交给佳视了,还问何言超要不要参加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