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华资崛起(2/2)

他迅速调集庞大的资金,目標直指同样因“明日港计划”而暴跌的太古船坞!

“怡和、太古,这些老牌洋行,躺在码头上收钱收了几十年,不思进取!如今船王一出手,就戳破了他们的纸老虎面目!”

霍英栋在会议上斩钉截铁:“他们的码头资產,地理位置优越,只是设备和管理落后。这正是我们的机会!抄底,拿下!然后,我们联合船王,引入现代管理,一样能焕发生机!”

霍家的行动极其迅猛且低调。趁著市场恐慌、英资自顾不暇、以及部分小股东绝望拋售之际,悄无声息地大量吸纳太古船坞的股票,持股比例迅速逼近甚至可能超过太古洋行的控股线!

与此同时,另一大低调而实力雄厚的华资家族——庄氏家族也果断出手,瞄准了会德丰旗下一些优质的仓储和物流资產。

他们的策略更为精细,联合了一些有共同意向的华商,组成財团,分头出击,蚕食鯨吞。

怡和大班纽璧坚焦头烂额。九龙仓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完,又惊闻霍家对太古船坞的突袭!

他试图联繫太古方面,却发现对方同样陷入苦战。

滙丰的沈弼也坐不住了。英资的资產被华资如此廉价地大规模收购,严重动摇了英资在香江的经济根基,也影响滙丰的利益。

他试图协调,甚至想动用资金支持英资反击。

然而,市场信心已经崩塌!还是那句话,人力是无法阻止雪崩的。

更致命的是,华资巨头连战连捷,激发起了香江久违民族情绪。

《佳视新闻》率先提出“华资崛起”的口號,更是连篇累牘地报导“华资实业家锐意进取,收购陈旧资產意图升级改造”、“英资不思进取,沉醉於金融投机带来的短期收益”!

“完了……全完了……”纽璧坚看著不断下滑的股价,颓然坐倒在真皮座椅上。

沈弼同样脸色铁青。办公桌上,是怡和大班纽璧坚近乎哀求的请求函,以及太古、会德丰等英资同僚雪片般飞来的求救信。

若只是九龙仓,滙丰还能救。可四面受敌,滙丰也没有余粮了。

况且沈弼还不太想救。他就是看穿了英资这帮人的无能,才想要培养代理人的。

万万没想到,那帮虫豸比他以为的还要烂!

“救?”

滙丰是香江的金融心臟,不是英资的无限血库!强行输血,只会把滙丰也拖入深渊。

市场信心已崩,倾滙丰之力也无法托起整个板块的颓势。

更遑论,佳视新闻那帮“啄木鸟”正虎视眈眈,等著抓滙丰任何违规操作的把柄。

上次那顶“金融霸凌”的帽子就让他很恼火,现在又吹什么“华资崛起”!

最让人心底生寒的,是港督府那边毫无表態,默认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香江“金融自由”的金字招牌不能受损——恐怕这就是那位的態度了。

断臂求生!

沈弼猛地睁开眼,眼中再无犹豫,只剩下银行家特有的冷酷算计。他抓起了电话。

“通知怡和、太古、会德丰方面,滙丰爱莫能助。市场行为,当由市场解决。建议他们寻求与实力买家进行私下、合理的资產重组谈判,以最大限度保障股东利益。”

这道指令,如同给垂死的英资判了死刑。

纽璧坚接到回復时,瞬间像泄了气的皮球,瘫软在沙发上。最后的幻想破灭,怡和只能低下高傲的头颅。与其在公开市场被贱卖殆尽,不如主动寻求一个体面的退场。

几天后,一则震动香江的重磅消息传出:

怡和洋行与鲍氏环球航运集团达成协议,怡和將其持有的剩余九龙仓股份,连同部分核心码头管理权,整体打包转让给鲍玉刚!

加上之前从李家成手中“接盘”的股份,鲍玉刚对九龙仓的控股比例一举超过80%,实现了绝对控股!

消息一出,市场譁然,隨即是释然。

尘埃落定,英资把控码头的时代彻底落幕。

鲍玉岗,这位以魄力和远见闻名的船王,正式“登陆”成功,握住了香江最黄金地段的海陆枢纽!

庆功宴上,觥筹交错。

霍英栋成功將太古船坞收入囊中,意气风发。

庄氏財团也如愿拿下了会德丰的优质仓储网络,志得意满。

席间,眾人纷纷向船王敬酒,恭贺其雷霆手段,一战功成。

鲍船王红光满面,举杯回应眾人的讚誉,却在微醺之际,对著霍英栋等几位核心华商大佬,看似不经意地感慨道:

“此次能成事,非我一人之功。若非有人洞烛机先,又以『明日港』为矛,直击要害,我等岂能如此顺利?”

什么?还有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