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这还有意外收穫呢(1/2)
话说了这么多,黎风也觉得,赵諗这事情,一定是来头不小。
宋江潯阳楼题反诗,要是没有第二首,又被黄文炳抓了把柄,发现其中问题所在,那也就是糊弄过去了。
虽然文字狱这类玩意儿,显然宋代经常能出活,甚至就是在神宗朝和哲宗朝发生的事情,牵连的官员眾多。
在宋朝,这类官员通常会被送去南方吃荔枝,但也就是到了岭南。
直接到了海南岛的,最初也就是个丁谓。
以后来的人物,不少也是重量级的。
而赵諗这通操作下来,就算是他家是赐姓的,他父亲主动归附的,他又是哲宗朝的榜眼,还投在曾布门下,一堆buff加起来不如传说中丹书铁券。
就是柴大官人確有其人,到时候也会给个体面,谋反就是个自尽。
像是赵諗这种蛮子,那就是另外一种待遇了。
黎风也不能放过这送到手的功劳簿,赵佶整天和他要好处,已经把他给闹麻了。
目前对宋朝这边,都是投入,几乎见不到產出。
阿骨打好歹还能够稳定提供各种山货,而且价值还很高,盈利之余,银行和经手各方也都能够看到回头钱。
而宋朝这边,除了一个市舶司的抵押,就没见到什么回头钱。
就是宋朝真的把货幣发行的工作交给了现代银行来帮忙,这也是个漫长的过程。
要盈利以前,赵佶还事情很多。
他是要钱的,光是一套铜字印刷还不够,別的好处他也是想要。
黎风想想就头疼,现在他的主要目標,是银行开业,在开封府这边除了货幣发行的活计,还有就是把现代金融体系也接入过来。
至於要干什么,还要在银行开业以后,到乡下去实际看看。
现在给他揭发个反贼,算是个回报。
而且都不需要录音的基本原理,直接把证据摆上去,就已经够赵諗喝一壶的了。
为此,他还要想想,作为度支推官,这个弹劾要怎么做。
因此,他打了一壶酒,还带了些酱肉和咸菜,就去找清贫的陈师道。
“贤弟居然要写弹劾的奏章?”
“不如说是检举揭发,因此特来向居士请教。”
他陈师道叫黎风“贤弟”,也是看重黎风这人虽然看起来是铜臭气的,但为人却很端正,就好像是孟子当中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的故事,不像是逢蒙害死了后羿。
“如此大事,贤弟倒是要讲清来龙去脉。”
“居士知道便可,倒也不用声张,且听录音。今日我在樊楼宴请银行同事,用录音笔记录下来的。”
“似乎是太学博士赵諗之声。”
“正是,其恃才狂放,有不臣之言。”
陈师道听了以后,也是大惊失色。
不过要考虑到,赵諗是曾布举荐的。
就算是此时官家信任曾布,一旦出事,那必然是要右相本人自辩的。
如果事情发酵,那一定是大事。
陈师道虽然和外甥赵明诚有时候在一起,但是他对於自己那位连襟赵挺之是一向不感冒的。
而且赵挺之的立场,还是新党这边的人,而陈师道跟著苏学士这边,倒是从旧党的对立位置变成了吃瓜群眾的立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