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章惇没说过也能知道端王轻佻(1/2)
“黎卿还是颇为喜欢瓷器,如此爱不释手又不能得,岂不可惜?”
黎风这边一回头,发现居然站在身后的是赵官家。
甚至他带出宫来的隨从,也只有一个梁师成,外加中书舍人张商英。
都是员外打扮,大概这位赵员外,也是如今大宋最大的员外了,又是翩翩公子的样子。
“不知是官家驾到......”
“给你发出帖子的,就是朕。”
说起来,赵佶还特別喜欢来樊楼下馆子。
以后就是和李师师幽会的时候,选择的地点也总是这里。
年轻的时候就这样喜欢微服出巡,但主要是为了玩乐,多少也有些让人绷不住。
“不知官家有何事?”
“就是制钱之法。既然是你提出来的,自然也是有些方略了?”
“虽有其法,然而在天子脚下,就是这开封府內,也是有各路神仙。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要做事,自然也有道理。做不成的事,自然也会有阻碍的办法。”
“那黎卿以为如何?”
您又不给个具体的方略,就这么直接提问,確实也有些离谱。
虽然章惇大概率没说过什么“端王轻佻”,不过从事后诸葛亮的评价来说,倒是也比较准確。
“若要推行钱法,只要沾一个『新』字,朝堂上必然也会有些说法。”
那是,旧党这些人,除了相对中立的蜀党,还有韩家范家这种求团结比较温和的,很多人都上书来反对钱法。
这一次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制钱法”而不是“铸钱法”,就是要改成机器製造的办法。
过去的铸造,还需要钱范,而且对古代钱幣造价通常都要有些尺寸上的缩水,有的那就是一眼假的,分量或者字样有些问题。
但这些劣钱,在市面上还是能够流通,打击也是屡禁不止。
除此以外,就是贯穿中国歷史的熔铸铜幣为器,这样也使得官方铸造得的钱幣大量损失。
其实这些道理,就算是黎风不说,大宋朝堂上的人,他们也很明白是个什么道理。
“官家,这铸钱虽然是成例,但是需要模范浇注,这钱板也要经常更换,中间的利害,想必朝堂诸公也是知道的。”
赵佶自己提问以后就不说话,而是坐在那里,只让中书舍人,知制誥张商英来代他问话。
“官家也知道这回事,只是黎生也要知晓,钱法关係重大,所做之事,又不得不谨慎小心。制钱之法固然很好,然而诸公也知道,难免受制於人,而电镀之法,更是闻所未闻。”
对於这点,黎风也可以解释一番,毕竟置换反应这块,其实宋朝工匠就掌握了一些。
原理相同,只不过是利用电镀来做些文章。
“若是不去镀铜,那就要镀镍,而镍是何物,於大宋之时,就是苏太保在此,他也不知啊。”
连苏颂都不知道的话,那沈括来了,大概也不容易知道。
但北宋末年的士大夫,多少是知道石油和天然气的,而且四川就有。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张商英也是蜀人,他自然是知道的。
而镍的本体被发现,那也是很久远的时代以后的事情。
古代钱幣要是含镍的话,多半是和原矿有些关係的,而且古人经常也不知道这个情况。
而镍幣这种事情,更是闻所未闻。
黎风从腰包里把现代的钢鏰,还有已经铸造出来的“通宝”样钱拿出来,放在桌面上。
“还请官家一览,中书也要知道......这制钱之法,好处还是有很多的。”
“就是如此,也未可轻信。若是制钱运用机关,可否需要通电?”
“若是通电,还要建一电厂。尚有旧式机制之法,只不过能够铸造的,也就是铜元与银元,这种机器现在都在博物馆当中,那些铸幣厂已经不用了。但也有好处,旁边这些纹,可以用来防偽。”
“张卿,如此倒是很好。”
赵佶看著这几个钢鏰,还有样钱。
因为他的新年號还没有確定,黎风这回带来的也就是个光板的制钱。
只是这样也是圆孔的,如果有见过旧日元的,就会知道以前的日元硬幣中间也会有这种圆孔。
“可否为方孔制钱?”
“官家,这倒也不是难题,只是需要重做模范。”
黎风对於这方面,还是颇为自信的。
铸幣厂的水平,那都是没商量的。
“如此便好,若是製作新钱,朕自当手书,尔等可要按照规范使用。”
“官家若是製作新钱,我等还要多做准备。”
“不知后世制钱,都是如何运用呢?朕观苏子瞻所言,所到之处都是『扫码』、『刷卡』,这又是何物?”
嗯,他就是一好奇宝宝,佶宝是吧?
这会儿还是年轻,要是年纪大了还这样,大概就是无药可救了。
扫码其实还不太好解释,对於古人来说比较麻烦。
但要是存摺和银行卡的话,情况就要好的多。
黎风隨身还带著个绿皮的存摺,以及绿色银行卡,这都是他的工资帐面,上面写的也很清楚。
“如今在大宋,还是很难做到的。付帐能用纸钞和硬幣也就差不多了。官家请看,这就是第四版人民幣。”
缺100元的,但是下面几种票子,还是清楚这都是什么来路。
对於货幣人物的寓意,黎风还要解释一番。
说起来,赵佶和张商英各自的反应是,大概后世和唐朝更像。
至於纸钞是怎么印刷发行,使用的材料,防偽措施如何,他也要解释。
“如此甚妙,可惜又不能通行。”
“官家,我也曾听闻,过去有偽造『交子』的商人,这事也算是流传千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