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赵官家的赏赐(1/2)
下棋这种事情,也不会在大殿上,更不会在办公区域,紫宸殿这种礼节性的地方也不行。
总是要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比试。
黎风也知道,下棋总是需要个安静点的环境。
至於掛盘,还有讲解的事情么。
见到刘仲甫以后,他倒是想要个签名,这也是宋代成名的国手,他小时候翻棋谱的时候,古棋第二个人物就是他,第一个还是唐朝的。
不过可想而知的是,这个题字和签名,回去以后大概是要送去棋院的。
刘仲甫並不以为自己的书法有多高的水平,但是在机械錶作为“润笔”的前提下,还是应允下来。
大概这也是宋人当中,润笔比较廉价的了,主要是机械计时器这个,在现代就是个量產廉价的东西,可是对於古代人来说,还是很有用处的。
以及要给他装上些设备。
“黎生,这是何物?”
“这是话筒,这扬声器,掛腰上就行了,到时候台下诸公都能够听清楚。”
试了试音,倒也没错,加上这个掛盘確实也用著方便。
先摆上了四个座子,然后刘仲甫这边也在等待官家的到来。
嗯,罢朝以后,今天赵佶倒是很高兴,见识了不少新奇事物。
並且听说了还有zte这个牌子,寓意取的就很好,“中兴”啊,別管是进贡的,还是购买的,都是要准备上的。
这样,他也不要黎风的旧手机了。
只是基站到底是不是破坏风水,就像是现代人担心的辐射,官家倒是不太在乎。
但现在也没有基站,也就是看看存放在黎风手机里的这些图片,还有打开几个能单机的小程序演示一下。
至於官家本人,是坐在台上观看的,因此刘仲甫把棋盘放在一侧角落。
先要放上四个座子,最后商定的“御览”棋局,也是由黎风对阵此时在御史台任职,能够弹劾別人的郑侠。
在古棋当中,白棋为阳,黑棋为阴,自然是白棋先走。
到了对局结束,只要不是中盘就结束的,还要数子和还棋头。
对於熟悉现代规则,学棋的时候打的主要是日本棋谱和国际比赛的黎风来说,倒是个比较麻烦的事儿,现代的业余棋手,在下网棋的时候,有时候还过於依赖形势判断的小工具了。
只不过他抽到了白棋,就要先走。
第一步棋,就要黑棋的座子旁边,来了一个小飞掛角。
至於郑侠的回应,就是“镇神头”。
和现代围棋不太一样的是,此时的围棋多半还是採用“镇神头”这类定式,不像是后世定式玩出了。
但是说起来,“狗招”倒是不拼定式了,计算和战斗的地方更多一些。
掛角以后,直接就镇一招,看起来郑侠年纪不小,脾气也不好,是偏向於战斗的。
黎风看到这样,也是乐不得的点三三。
他的棋风倾向於夺取实地,先洗后捞,把外势让出去。
刘仲甫在这里看到以后,也觉得有些奇怪,这么下的人不是没有,只是比较少见。
看到棋谱以后,他这边摆出来,也是在进行讲解。
郑侠看了以后,也只管圈地。
既然这小子是钻下水道的(宋代有下水道),那他也就要取势。
到了元明两朝,围棋也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流传到今日的棋谱也多了起来,中国传统围棋当中能够见到的定式多半也是在明末记述下来。
但黎风也不为所动,他就是一门心思的捞地盘,在局部取得先手的前提下,也看到了郑侠的外势。
不过他也要用点信息差优势,郑侠也不愿意被“四角穿心”,於是他也照著黎风之前对他两个角乾的,来了个点三三。
这老头也是个犟种,那就要给他演示一下技术。
黎风挡下以后,看到郑侠贴上来,他就拿出来了一招没见过的。
如果郑侠见识过,应该也会直接看出来,要和他局部战斗,然后摆“飞刀”。
黎风是要借著顶来走厚,这个角既然被掏了,那就被掏了好了。
但没想到的是,这老言官居然在下面託了一个。
“这两步棋,倒是前所未见,白棋在三六位是要引诱黑棋过来顶住。这样白棋三子相连,可以在这边选择拆开,路数倒是能走的更远。不过郑將作这样,还是要寻求战斗。”
因为出现了现代棋型,黎风还是短暂思考了一会儿,甚至棋盘这边,到了二三十手棋的时候,就停下来没有继续传出棋谱和路数。
不过刘仲甫也是觉得有趣,这样在棋盘上摆开了几个可能下法。
他个人倒是认为应该在二路扳,黑棋在二二位反扳应对,然后就要进入战斗。
因为是没见过的棋型,倒是引起了一向爱好下棋的各位宋朝士大夫的兴趣,官家坐在一边也有疑问。
“国手,郑卿要和黎生大战?”
“启稟陛下,郑將作怕是正有此意,从『镇神头』开始取势,白棋就一直在取地,我想也是因为白棋先手,虽说还了棋头,这样也是有利。”
到了宋代,虽然记载並不全面,但是这样形势判断和算路,总是有的。
相传最早的围棋棋谱,还是东晋时候很可能是偽造的孙策和吕范对弈。
早期的棋局,还都是铺地板,到了唐宋偏向於战斗。
黎风想了一阵以后,就选择了在二路扳,郑侠是很快回应。
等到棋谱传出来的时候,就明显的看到在这个局部,最后应对下来,是郑侠在局部转变了方向。
从围棋的棋理来讲,也是没有错的。
甚至於这里在反掏成功以后,郑侠还飞出来一个,甚至有些挑衅的意味。
“待詔,棋局现在如何?”
“恐怕要有一场大战。陛下,从这里走的话,原本白棋要拆开的地方,就穿成了黑棋在角上的活棋,而且有黑子进入,白棋只有利用之前在这边掛角取得的地盘。中盘会发生大战,这样下来,若是算路无误,就是『大杀小输贏』,若是应对不当,很快就会分出胜负。”
甚至於,可能在这里出现屠龙局,因为黑棋在一侧还有不小的势力,走几手棋就可以围一片区域。
黎风在这时选择了肩冲的侵削,郑侠作为日常和王安石对著来,懟人出名了的文官,在棋盘上的风格也是如此,他是挺起来贴上一子迎战,而黎风选择了往中腹跳出。
隨即而来的就是一手挖。
台下诸公当中平日里也都下棋,他们是见识过以前王安石的水平......
怎么说呢,王相公是有时能出妙手,但大部分时间都是比臭棋篓子强一些的水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