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音乐EP,彩铃(2/2)
电话里说了几句,她掛了电话,表情复杂地说:“问了,高品质的那种,纸盒包装,带歌词本,光碟用最好的材质,一万张成本大概十万。”
“如果走线下渠道,得跟唱片公司合作宣传,还要给经销商留利润,最后到手的钱顶多四成。”
“四成?”
徐阳挑眉,“也就是说,就算卖五十块一张,一万张全卖完,我们只能拿到二十万?”
“差不多。”
陈曦点头,“而且这还是理想情况,实际能卖出去多少根本说不准。”
徐阳笑了。难怪后来歌手都懒得发实体专辑了,被渠道这么一扣,纯粹打白工。
徐阳这种一手包办的歌手,灌录成本加上录歌成本,都不止二十万!
如果作词作曲编曲都是其他人,那一张专辑倒贴几百万都算正常。
“那就不跟他们合作。”
徐阳拍板,“你去京东、噹噹、淘宝商城开网店,我们自己卖。”
陈曦瞬间明白了:“你想绕开唱片公司和线下渠道?”
“可这样一来,音乐圈的人肯定会不满的,以后想在音乐圈发展就难了。”
“我又不是歌手。”
徐阳满不在乎,“他们满不满意,跟我有什么关係?”
他本来就没打算靠唱歌吃饭,一张 ep而已,成本才十万,就算砸在手里也无所谓。
而且现在不是七年前了,歌手圈已经日薄西山,那帮歌手即便联合抵制,也没这个能力了。
“那定价呢?”陈曦问。
“二十块。”徐阳说得乾脆。
“二十块?”
陈曦又愣住了,拿起计算器算了算,“灌录成本就要十块一张,加上运费,包装费,你是真打算一分钱不赚啊?”
“没关係。”
徐阳摆摆手,“就当赚名声了。”
反正就算定价五十块,最后顶多赚十万,这点钱对他来说意义不大。
但二十块的低价能吸引更多粉丝购买,既赚了口碑,又能提升路人缘,这笔帐怎么算都不亏。
“那 qq音乐、网易云这些平台的数字专辑,也不做了?”陈曦问。
“不做。”
徐阳摇头,“但也別免费上传。”
再过几年,国家会大力打击盗版音乐,版权保护会越来越严格,到时候音乐版权才会真正值钱。
现在把歌曲免费放出去容易,以后想收回来就难了。
还不如暂时捂著,等时机成熟了再谈合作。
陈曦点点头,反正数位音乐现在也赚不到钱,不做就不做吧。
她合上笔记本,忽然想起另一件事:“对了,移动和联通的人联繫我了,想把《微微》的四首歌做成彩铃。”
“彩铃?”徐阳总算来了点兴趣。
这倒是个赚钱的路子,2011年的彩铃市场虽然不如巔峰期,但依然红火,尤其是爆款剧的插曲,下载量往往很可观。
“他们给的分成比例还不错。”
陈曦拿出另一份合同,“《追光者》能拿到六毛一首,其他三首四毛,定价都是一块。”
这个比例很高!
一般来说,彩铃分成歌手只能拿到一到两毛,大头都被中间商和运营商拿走了。
但徐阳一方直接跳过了中间商。
而且《微微》自带热度,根本不需要发行方宣传,直接和运营商合作,分成自然水涨船高。
但从这个比例也可以看出运营商有多黑,苹果渠道在这个时代真称得上良心。
徐阳接过陈曦递过来的合同仔细看了看,条款很清晰,分成比例和结算方式都写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