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杜太后的心思(2/2)

“阿娘!“赵匡胤心头一酸,先前所有的不悦顿时烟消云散,连忙打断她:“阿娘別胡说……”

“胡说?”杜太后苦涩的笑了笑,“老身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老身也活了六十年了,也是知足了,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你兄弟三人和我赵家的宗社……”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又道:“元朗,老身不求你现在就定储君,可至少……该把廷宜作为候选,扶持一二,这样若真有变故……”

闻言,赵匡胤再次陷入沉默,静静思索著……

其实那日与陈守义聊完,他本就有打算,將精通政务的三弟提拔上来,一来帮他掌控朝廷,稳定后方,二来安定母亲的心思,而德昭身为嫡长子,日后可让他接触军务,掌控兵权。

二者一文一武,德昭兵权在手,又可制衡三弟,又可確保赵家根基稳固。

只待德昭长大成人,便可顺理成章立为储君,废除『亲王京尹』的继承制度。

届时,就算自己走了,有三弟的辅佐,德昭有军权在手,叔侄和睦,江山无忧。

可如今听母亲这么一说,他顿时觉得,若自己真出现什么意外,德昭確实无法压制诸多悍將。

看来……待处理完李重进之事后,这些悍將也该著手处理了……

想到这里,赵匡胤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廷宜是儿臣的亲弟弟,儿臣自然会重用他,您放心便是……”

这话虽未说明,却是鬆了口,杜太后脸上顿时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好……有你这句话,老身就放心了。”

有些事情不能急,得一步步来。

而赵匡胤自然不知道杜太后在想什么,只是看著她渐渐舒展的眉头,心里也鬆了口气,当即起身道:“阿娘先歇著,儿臣让御膳房燉些补品来。”

“去吧去吧。”杜太后挥挥手,眼里的笑意依旧。

待赵匡胤走远,杜太后缓缓靠在榻上,神情复杂的嘆了口气。

那日自廷宜说完流言之事走后,她就越想越不对劲。

起初,她还以为流言是赵普等人杜撰出来的,可细细一想,却不尽然。

因为廷宜话里话外的意思,均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流言之事,確实为真!

也就是说,元朗確实有提拔廷宜的心思,刚刚一番试探,也更加印证了此事。

那廷宜事先怎么確定,此事为真?还声称元朗可能会怀疑他安插了探子。

所以杜太后很容易就猜到了,赵光义在哥哥身边安插了探子,故而才得知此事。

而后,赵普又从赵光义那边得知此事后,索性破釜沉舟,散布流言公开此事!

而廷宜则是瞒著自己,欲借自己洗脱嫌疑,反咬赵普一口。

当想明白这一切后,她並没有动怒,反而感到一丝欣慰。

乱世之中,心慈手软成不了大事,欲要成君者,没有这份谋略怎么能行?

廷宜有如此心智,自己也能放心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她才决定將此事悉数揽在自己身上,因为若元朗真查下去,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赵普与廷宜两败俱伤。

毕竟元朗再看著情分,也不可能容忍他人在他身边安插探子。

这已经不是爭储了,而是覬覦皇位!

“没多少时间了……廷宜,娘会在死之前,为你铺好路……”

杜太后喃喃自语,望著窗外的天色,眼神渐渐变得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