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土中钓竿与无限收音机!(1/2)

“还剩61公斤积雪燃油。”

魏健看了一眼『爬山雪橇』的积雪储备,上次加满500公斤,续航1000公里,跑碧桂镇两个来回,消耗439公斤。

这么算起来,南湖中继站跟碧桂镇的距离只有220公里,比魏健估计的240公里要短。

但想想12號那天,第六兵团大约八九点就抵达南湖中继站,不算这天的话,按照日行20公里来计算,220也合理。

“余下这些积雪,足够我再跑122公里。”

跑不了碧桂镇。

但在周边逛逛绰绰有余。

这次不用接人不用赶路,不再赶时间,魏健放慢速度,以时速40公里每小时优哉游哉閒逛。

废土地广人稀。

据传,五百多年前,地球灾变过程中不断膨胀,土地不断扩大,时至今日,早就不知道是灾前多少倍面积。

但魏健大约知晓——

“我记得,前一世,从賡续公园到南湖公园最多六七公里,直线距离更短。”

“但在废土,两地相隔220公里。”

“相差至少四十倍。”

地广人稀。

科技断层。

导致废土隨处可见原始丛林。

换个角度来说,应该是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中,点缀著一个个人类聚居点。

外面什么样,不清楚。

但至少在碧桂镇的十八年里,魏健並未见过来自其他小镇的外地人。

至於碧桂镇的由来,那是三十年前从另一处迁徙过来。

例如现在。

假使第六基地成为碧桂镇的最终选择,那么,未来二三十年里,第六基地將成为新的小镇,原先的碧桂镇走向消亡成为过往。

这么反覆几次。

小镇一代代倖存者早就遗忘来时路,也没必要铭记,毕竟都是苦难。

“但是。”

“类似於碧桂镇的这种迁徙模式,广撒网,最终选定一处作为新的镇址,其他都被放弃,但这些被放弃的地址、基地,未必就没有逆风翻盘的机会。”

废土时代。

装备万千。

一切皆有可能!

……

“又一个资源点。”

魏健开启『上帝视角』,看到途经点的地下埋藏的史前物资储量明显异常之多,当即在『资源分布』上標记下来。

雪橇车。

慢慢开。

魏健並非漫无目的,而是以南湖中继站为中心,绕著圈子往外探索,他计划先將五公里以內的资源点全都探出来。

拥有『爬山雪橇』。

拥有『上帝视角』。

这很简单。

特別是后者。

5月26號,得到『混世魔王手办』的那一天,小世界边长为17.7米。

现在已经是7月7號。

这么些天。

南湖中继站挖掘出接近7万件物品,大多数垃圾的平均重量都不大,大约60件史前垃圾才能凑够1斤。

近7万件不到7万件,再刨除那些有用的有价值的物资之外,小世界总共吞噬1116斤垃圾,边长暴增10.16米。

目前。

小世界各项数据如下:

边长27.86米。

面积776平方米。

地上空间10800立方米。

『上帝视角』一开——

能感应776个平方的范围。

能感应地下13.93米深度的物资。

范围大增。

效率大增。

以南湖中继站为中心,每一公里绕一圈,魏健才绕行第二圈,就已经发现第二处资源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