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期末作业(1/2)
翌日,天色灰濛,寒气凛冽。
陈最裹紧羽绒服,和李易张博一起缩著脖子,踩著冻硬的路面快步走嚮导演系的教学楼。
呼出的白气迅速在冷风中消散。
上午是李沈老师的导演基础课,大家听得认真,没感觉就结束了。
下午则是王宏卫的“导演创作”专业课。
教室里暖气开得不足,不少同学还裹著厚外套。
王宏卫站在讲台前,没拿教案,背著手,踱著步,声音抑扬顿挫:“导演是什么?是坐在监视器后面喊咔的人?是拿著剧本指手画脚的人?”
他停下来,环视教室,脸上带著点促狭的笑:“我跟你们讲,导演啊,说穿了就是个高级骗子!”
这话一出,教室里有低笑声响起。
王宏卫自己也笑了,摆摆手:“別笑!严肃点!骗什么?骗观眾!用光影、用声音、用演员的表演,让他们相信你编织的故事,让他们跟著你哭,跟著你笑,跟著你揪心!这就是导演的本事!”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简单的分镜示意图,线条歪歪扭扭,却透著生动:“所以啊,光会纸上谈兵不行。理论是死的,实践才是活的。就像我教你们这个场面调度。”他指著自己画的火柴人,“书上讲轴线、讲景別、讲运动轨跡,头头是道。但真到了现场,演员往那儿一站,机器一架,灯光一打,问题全来了!演员走位不对,穿帮了!光线角度偏了,人脸黑一半!这时候,靠什么?”他目光炯炯地扫视全场,“靠你在书本上死记硬背的那点东西?不够!得靠你的脑子,靠你的眼睛,靠你现场隨机应变的能力!”
王宏卫讲得兴起,眉飞色舞,时不时穿插自己早年拍片时闹的囧事,引得教室里笑声不断,气氛轻鬆又专注。
陈最在下面边听边点头,老王说这些可是底气十足。
毕竟这位担任监製或顾问的作品包括《疯狂的石头》、《疯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系列、《心迷宫》、《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宇宙探索编辑部》等等等等。
业界地位可见一斑。
当然,很多都是07年之后乾的。
台上,老王还在侃侃而谈。
他讲如何用低成本解决大问题,讲如何调动演员的情绪,讲镜头语言的欺骗性。
陈最听得认真,脑子里那些来自未来的影像片段、敘事手法,在王宏卫这些接地气又充满智慧的讲述中,仿佛被激活了,翻涌著,组合著,相互印证,受益匪浅。
“所以啊……”王宏卫喝了口水,话锋一转,脸上笑容收敛了些,变得严肃,“导演这行当,最终还是要落到手上。光说不练,那是嘴把式!你们在学校里学的再多,理论背得再熟,不亲自上手摸一摸机器,不真正去组织调度一次,永远都是门外汉!”
他放下杯子,目光扫过全场:“离这学期结束还有不到一个月。这学期你们的期末考试,除了常规的理论笔试外,额外增加一项实践考核,独立完成一部短片作品。因为你们是大一,稍微放宽些,可以找班里的同学组队完成。”
“我去!说来就来啊!”
“短片?”
“真的假的?”
“合著说了半天在这等著呢?”
教室里瞬间响起一片闹哄哄地议论声。
刚才还沉浸在王宏卫风趣讲解中的轻鬆气氛,立刻被压力取代。
李易猛地坐直了身子,张博也放下手里的笔,专注地看著讲台。
王宏卫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这不仅是你们07级的任务,导演系所有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都要参加,算是本学期的一次综合能力比拼。”他咧开嘴角,“学校会提供基本的拍摄器材,但是……”声音一顿,他加重了语气,“器材有限,需要你们自己去器材室登记排队借用。我建议你们,下课就去!別磨蹭!晚了好的都被高年级挑走了,你们就只能捡剩下的!”
说罢,他又模仿著器材室老孙头不耐烦的语气,引来教室里一阵鬨笑,但笑声里明显带著紧张。
“至於场地方面。”王宏卫继续嘱咐,“校內场景,比如教室、图书馆、小剧场这些,只要申请,学校会儘量协调安排。校外场景,学校能提供介绍信和必要的沟通渠道,但具体的场地协调、费用问题,得靠你们自己去谈。这也是锻炼你们以后独立拉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目光扫过眾人,最后落在演员资源这块硬骨头上:“至於演员……你们自己想办法。表演系的同学,其他系的同学,甚至校外的,只要你们能说服人家来演,都行。这也是考验你们沟通、选角与说服力的时候。一个导演,连演员都找不来,还拍什么戏?”
说完这些,王宏卫拿起保温杯悠哉悠哉地喝了口水,最后补充道:“这次期末短片的优秀作品,院里会组织评审,將有额外的一笔奖金。数额嘛,到时候再公布,肯定比你们想像的要多点。”他放下杯子,拿起教案,“行了,下课。都动起来,別拖到最后哭都找不著调!”他挥挥手,夹著教案晃晃悠悠地走出教室。
门一关,教室里“轰”的一声炸开了锅。
“奖金!听见没?有奖金!”李易兴奋地抓住陈最的胳膊摇晃。
“听到了听到了。”陈最笑著掰开他的手。
“短片……还要自己找演员……还要找场地……”张博则皱著眉头,掰著手指数著困难,“这难度也太大了!我们才大一啊!刚学了点皮毛,构图、场面调度都还没整明白呢,就要独立拍片?这……这像是给高年级师兄师姐布置的作业吧?”
“就是啊!”旁边一个同学也开口附和,“老王也太狠了!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器材还得抢!想想器材室门口那排队盛况我就头疼!”另一个同学哀嚎。
“演员怎么办?表演系那些帅哥美女能看得上咱们这些菜鸟导演?”李易也开始担忧,“难道要咱们自己上?演个啥?演电线桿子?”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教室里一时间充满了焦虑的情绪。
李易张博也加入了討论圈,愁眉苦脸地分析著各种困难,越说越觉得前途渺茫。
“场地费估计就得不少钱……”
“借晚了器材就没了,没机器拍个空气啊!”
“找不到好演员,拍出来也是灾难……”
“时间这么紧,剧本都来不及磨……”
陈最安静地听著,手指无意识地敲著桌面。
不同於其他人,他觉得这是个机会。
一个试试自己斤两,同时在学院领导面前露脸的机会。
大家都是北电学子,可你没能力时,那北电只是北电。
而你有能力时,北电就是你强有力的资源。
比如咱们陆师兄,电影再扑街,回学校打个秋风,又能拉起一个剧组。
他脑子里优秀的短片不少,隱约有模糊的想法轮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