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这些读书的真不要脸(1/2)
凌充毫不迟疑。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据说王勃写出《滕王阁序》后赋诗一首,最后便是此句,单空了这么一字。
一群人追著问,结果王勃大咧咧地开玩笑:“诗已经写全了。”
因为空出的那个字,就是“空”!
墨华飞过,流光照彩,下一题直接出现在书案之上。
这句诗本就是第一道小题,连空格都只有一字,当然不会被“问剑大考”过度重视。
只是引起书院弟子重视罢了。
“不是,这对么?”秦书义心臟咚咚直跳,“凌师兄何时学的文?”
陆臻妍也开始跟容一连咬耳朵。
容一连也懵啊。
他从甦醒过来至今,和凌充不过相处了半月而已。
怎么看,这傢伙也不像有文化薰陶的样子。
其他弟子议论声纷纷入耳,甚至有人怀疑是不是秦书义作弊——毕竟虽然传说“问剑大考”题目多变,可百年来第一题已经固定了太久。
既然山长能研究出答案,难保会不会有人吃里扒外教给凌充。
秦书义莫名其妙就变成了叛徒。
幸好,凌充没给那群脑补怪太多的反应时间。
【以德报怨,________。】
题目出现,议论的话题陡然变动。
“竟然会是这道题,”秦书义眼神凝住,“第二题就遇到四字句。”
本来问剑大考就难得很,最难的其实是多字文段,要保证一字不错根本不可能。
第一题许久未变,第二题却时有不同。这么多年之间,弟子们当然见过不同的题目,却少有直接遇到缺四字的情况。
书院对这道题研究过无数次,但因为很少遇见,所以猜测的答案很多,却根本无法验证正误。
“这位师兄,此题交给我如何?我以一卷剑意图兑换。”
“你就有把握?不如给我,我出两枚斩剑符籙。”
“別抢別抢,”有人开始暗度陈仓,朝凌充喊道:“这位师兄,你快填【厚施薄望】。”
既然以德报怨了,那么下一句很可能是这“接济他人不求回报”的意思。
他觉得合理,早就想试试然而根本遇不到这题目。
“呸,不可能是这句,”反驳意见如影隨形,“应该填我的【不念旧恶】。”
只有不念旧恶才能以德报怨,虽然倒序,总比厚施薄望合理。
“【何人不渡】才对。”
这书院怎么还有修佛法的?
凌充头都大了。
但这句话,本来就是杂糅了《论语》中的两句话而成。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话出,眾弟子的討论声戛然而止。
“这位师兄……”
他们不知道怎么评价。
人家第一句明明是让你“以德报怨”,你怎么转头还反问人家?
流光过,题目刷新。
惊倒一片目光。
“不是,这对吗?”弟子们大惊失色,“谁告诉过我们,这玩意是反问句?”
“这是陷阱,陷阱!”他们大呼不公平。
凌充暗笑。
这题目对华夏子民来说,才是公平。
题目:【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________,________。】
“八字题!!”
今天题目好带劲。
还有好事的弟子开始推测,甚至还有弟子想指点凌充。
被秦书义一眼瞪了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