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2)

三月初, 汤神医和穆風一行人風尘仆仆地回到了府中。

两人一到府里,祁璟宴便命人将孟羽凝請到清客堂。

孟羽凝匆匆赶来,一进门, 也顾不上给祁璟宴行礼,急急问道:“我阿昭姐姐怎么样了,她可还好?”

穆風笑着拱手:“姑娘放心, 蔡姑娘一切安好。”

说着,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 恭敬地递上, “这是蔡姑娘特意为您准备的礼物,嘱咐我一定要亲手交给您。”

孟羽凝接过那雕花木盒, 轻轻打开, 只见盒中铺着一层软缎, 上面整齐地放着一套赤金嵌红宝石头面, 旁边还有一封信。

她将盒子小心放在一旁桌上,取出信来, 小心展开,慢慢看起来。

蔡月昭在信中先报平安, 字里行间透着对她的牵挂, 最后又特意叮嘱:“……阿凝, 无论外界有何风声传言, 望妹妹皆不必挂怀。吾自有主张,必当珍重。”

孟羽凝心下顿时明了,阿昭姐姐这是要与小侯爷合演一出戏。她抬眼看向一旁抚须含笑的汤神医,轻声问道:“小侯爷的身子可还好?”

汤神医笑着摇头,骂了句臭小子,这才把小侯爷假意摔傷, 又暗地里服了药,佯装傷了根本的事说了。

孟羽凝见事情果然如祁璟宴所料,不由得朝他嫣然一笑,竖起大拇指。祁璟宴唇角微扬,笑而不语。

得知小侯爷与阿昭姐姐都安然无恙,孟羽凝心头一块大石总算落地,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转眼數月过去。

一日,孟羽凝从祁璟宴那儿听得京中近况,说是小侯爷渐渐从“重伤”中恢复,已重返军中任职。

只是他性情大变,昔日爽朗和善的性子荡然无存,如今变得阴鸷暴戾,但凡看谁不顺眼,一言不合便拳脚相向。

更奇的是,陛下对此竟格外宽容,屡屡纵容他的所作所为。

如今京城里人人自危,但凡听说小侯爷出行,紛紛避让,唯恐惹祸上身。

孟羽凝问祁璟宴小侯爷都打了谁,祁璟宴但笑不语。

孟羽凝见他这般神情,心下蓦然明了,那些挨揍的,怕是昔日对祁璟宴落井下石之徒。她心中只覺痛快,不由跟着笑了。

而阿昭姐姐那边,竟婉拒了陛下亲自为她牵线的一桩婚事,毅然决定前往城郊的寺庙带发修行,自愿为太后娘娘吃斋祈福三年。

孟羽凝想起先前信中阿昭姐姐的嘱咐,心中了然。她只当作一桩远方的趣闻,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屹儿如今下了学,也不会立刻回来,祁璟宴时常在处理事务时,特意将他留在清客堂旁听。

每至晌午归来,小家伙用过午膳,便乖乖跟着阿凝去歇午覺。

醒来后,照例雷打不动地到东次间写字,写完字还要背书,这一日的安排,竟是比孟羽凝还要紧凑几分。

孟羽凝只要在府中,必定尽可能陪在屹儿身边。

若是她有事需出门,祁璟宴便会在下晌时分将屹儿带到清客堂,亲自督促他习字背书,一刻也不松懈。

金矿那边有了收益,祁璟宴的手头也渐渐宽裕了起来。

他不僅将先前孟羽凝垫付给府中護卫置办夏装的銀钱全數还清,还时不时递些金子给她。有时是一锭沉甸甸的金条,有时是一枚圆润的金饼,他总是随手递来,仿佛只是寻常物件。

起初孟羽凝还觉得新鲜,每回接到都眉眼弯弯,笑得合不拢嘴。

可他给得实在频繁,久而久之,她也渐渐习以为常。每回收到,便径直拿去西厢房,收进一只上了铜锁的木箱中。

直到有一日,她发现那箱子竟已满满当当,再塞不下一枚金饼,这才唤来穆樱几个,取来小秤,将里头的金子一一称过,之后按市价折算下来,竟值两万五千多两白銀。

孟羽凝望着那一堆金光灿灿的金子,傻眼了,终于对“积少成多”这四个字有了真切的体会。

手上有了余钱,祁璟宴兄弟二人也日渐忙碌,自己反倒清闲下来,她便终于将思量许久的做生意一事,正式提上了日程。

自打与郡守夫人白氏相识以来,两人颇为投缘,隔三差五就要小聚一回。

祁璟宴说过,她可以随意在府中见客,可孟羽凝却不愿将外人带进府里来,便常与白夫人约在城中的茶楼雅间,或清静酒肆里见面。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她每回出门,必带上穆樱穆梨两个,还有孟金她们四个。穆江也自会领着护卫悄然随行,从无疏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