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不同的赛道(1/2)
寧凡对郑沁话里的细节思考很充分,他缓缓道:“表面上看,黄百万是这场商业地震的最大受益人。”
“可即便没有了李锦阳,还会有张三、王二,市场的特质是竞爭,可我们的政策不会允许一家独大,黄百万没那么大的胃,能容得下这么大的市场份额。”
郑沁看寧凡的眼神起了些变化:“你对政策还是很了解的!”
“事实上,黄百万这些年主营高端地產,庐州的几家高端別墅区,就是黄百万的手笔。”
“李锦阳主攻下沉市场,两人在中端市场上,偶而有些小摩擦,所以看上去他们水火不容,实际上保持著一种微妙的平衡。”
“现在空出来的市场份额,可以用群狼环伺来形容,黄百万只是其中之一。”
寧凡的头脑在此时变得异常清晰,眼神深邃,呼吸平稳,跟平常的热情判若两人。
他开口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华荣地產的烂摊子,只有黄百万能接手吧?”
郑沁的呼吸微微变得急促,她没有想到寧凡会想这么深刻。
“想不想是一回事,能不能又是一回事,你说的没错,本土的企业家里,只有黄百万有这个资格。”
郑沁看向寧凡,“你们……工地,需要受偿的不过200万,难不成,你想为了这200万,去劝黄百万接手华荣地產?”
刚才的气氛有些许沉重,郑沁用玩笑的语气,缓和了一下两人的聊天节奏。
寧凡也终於轻轻吐出几口气,笑道:“郑律师,你说的这些信息对我来说很重要。”
“我以朋友的身份,谢谢你!”
“那我以朋友的身份,接受你的感谢。”
聊完了沉重的话题,两人的聊天状態彻底放开,內容也轻鬆不少。
事实证明,女人对家长里短的话题天生就感兴趣,即便是大律师郑沁也不例外。
当寧凡提到她的国外留学生活时,郑沁的分享有声有色。
郑沁说她在国外爱好摄影,参加过初级的摄影展览,还拿了奖。
后来为了学业,只能暂时搁置,毕竟她在国外读的是很有名的法学院,课程压力很大。
郑沁脸上的表情也开始丰富,提到她第一次去实习时,遇到很严苛的行业前辈,心有余悸的表情让寧凡忍不住笑了笑。
她的个人性格在寧凡眼中顿时变得形象立体,期间,寧凡不断的点头表示认可。
寧凡发现,郑沁接受的是典型的精英家庭教育,一切都那么的顺理成章,仿佛成为国內知名的青年律师,也在预料之內。
这种感觉就像……生长在气候適宜、肥沃土壤里的果树,从种子埋下的那一刻,就已经將果子拿在了手里,唯一要做的,只有等待的过程。
寧凡脑海中浮现出赵晨的身影,他是寧凡身边唯一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朋友,而且是最典型化的本土应试教育。
从结果的角度看,一个29岁的名牌律师,一个27岁的副科,他们都很成功。
对比两人的成长经歷,寧凡觉得,赵晨真的是如履薄冰,稍微走错一步,都不会有现在的他。
当然,郑沁也很努力,只不过两个人的成长赛道不同。
如果非要形容一下的话……郑沁像是在跑一个人的长途马拉松,距离很远,过程很累,但只要按照规划好的路线前进,汗水流淌过后,迟早都会拿到冠军。
而赵晨,更像是走悬崖峭壁之间的独木桥,稍不留神,便失去了唯一的机会。
这让寧凡更加好奇,郑沁的家庭背景。
於是在郑沁聊完自己大学的社团经歷后,寧凡在一个合適的时机问道:“郑律师,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时,你的奇葩要求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