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离开(1/2)
安布罗斯历1848年的春天,银鸢尾帝国卡西乌斯二世执政时代,莫里斯港绵延的海岸线上,一群由工人、水手、农民、奴隶甚至还有乞讨者组成的古怪队伍,在海岸聚集成一片黑压压的人群。
空气中尚且浸泡着还未散尽的、来自火药的刺鼻气味,海水的咸腥中夹杂着淡淡的血腥。海浪将焦黑的残骸层层叠叠推上岸,好在都是属于船的,因为所有能被寻见的人类残骸已经皆被不分敌我的收敛。
其实按照现代人的一贯思维,这些极有可能造成疫病的尸体还是火葬最为清洁安全。但是海港城市海神信仰浓厚,火葬对海神的信徒来说是一种非常严酷的刑罚。最终黎民党还是选择遵循当地传统,将己方牺牲者的尸体放在船上,等亲友们逐一上前告别后,再任由小船独自驶向大海,直到被海浪吞噬。
这是后世的画家极爱描绘的黎民党建党题材的经典场面之一。厚重的云层之下,黑沉汹涌的海面上远远点缀着船只,海岸上跪着一群被麻袋套住脑袋的反革命者,他们的对面是衣衫褴褛的人群,掩面哭泣的母亲,面露愤怒的战士,捧着抚恤金沉默不语的老人,满脸茫然的孩童——皆有着一张张被雨水淋湿、潮湿发亮的脸。
站在人群最前端的一般是格雷文沃里夫。他的左手边是玛希琳梅尔达,右手边是正在讲话的是达尼加,奥雷有时会被画家安排抱着刀站在角落里警戒,有时则由他负责行刑。人群中还有伊凡艾德里安、艾斯克拉比等人——至于那位所有人中最富传奇色彩的“幽灵先生”,却只是站在更远些的角落里,很明显的和人群有一段距离,用剔透冷漠的灰眼睛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他被公认是性格最为孤僻、最缺乏自我意识,却也最为重要的领袖。不少画家甚至会故意让几缕自云层中穿透的明亮天光笼罩他,让他与众人明显地分隔开来,暗示其在历史中无可争议的超然地位。
事实上,整个黎民党未来的核心人物,此刻几乎都被囊括在画幅中。这些历史中最为浓墨重彩的、被无数学者反复研究的史料之一,在此刻还只是一群面容肃穆的年轻人。
他们只知道自己正在创造历史,却对今后究竟会爆发出多么大的能量与余波一无所知。
等悼念会结束后,艾德里安瞄准了那隐藏在人群中的身影:“教、先生!”
最后一刻他记起对方要暂时隐藏身份,迅速改了口。
“小伊凡,好久不见!”一旁还没走的达尼加满脸惊喜地伸手去揉学生领袖的头发,被打开了手也不在意,笑嘻嘻地耸了耸肩。
“先生,要紧的事。”艾德里安没工夫和他打闹,他严肃地将人拉到安全的角落,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拉伯雷院长的来信,今早加急送来的,嘱咐我交给您。”
诺瓦微微挑眉,伸手接过信件。艾德里安紧张地观察着对方的面部表情——毫无变化,他完全无法从中看出任何情感波动。
“《黎民报》被查封了,主笔被下了通缉令,虽说还没向大众发放,但估计也就这段时间。”然后对方一开口就是晴天霹雳:“老师和副校长他们为此奔走了许久,不过据说是王后亲自下令,那些官员也不敢太过阳奉阴违。”
艾德里安猛地睁大了眼睛,脸上流露出惊惶之色。要知道《黎民报》可是影响力最大、传播范围最广的喉舌,其收入更是占据活动经费的很大一部分——如此重要的发声渠道被查封,黎民党将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
结果被通缉的《黎民报》灵魂人物还一副泰山崩于前面不改其色的模样——也是,此人现在还是教廷的在逃死刑犯,完全是债多了不愁。
看着那位先生面无表情的脸,艾德里安同样逼迫自己冷静下来。
“您在这里应该暂时是安全的。”他忧虑地开始帮忙想主意:“白塔大学也有校刊,可以继续刊登您的文章。我还和不少大报社的记者编辑打过交道,其中不乏志同道合之人,说不定他们会乐意帮忙……”
……这小子长进了不少。诺瓦赞赏地看了学生一眼,淡定地回答道:“没关系,他们查封的是《黎民报》,被通缉的对象是‘诺瓦’,这和《黎明报》与‘红星’又有什么关系。”
艾德里安:“……”
艾德里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