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好圣孙也短寿?全都是短命鬼?(2/2)
朱棣不以为意,“斗蛐蛐算得什么,閒暇之余作乐,谈何毛病。”
朱瞻基本就是朱棣喜爱的好圣孙,此前又听到於琛说,他会和朱高炽为大明带来仁宣之治。
在隔辈亲的加持之上,朱棣对朱瞻基便更为喜爱。
孩子喜欢斗蛐蛐就让他玩嘛,何必如此吹毛求疵?
“额……宣宗对斗蛐蛐的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曾荒废过一段时间国事,令得民间也盛行此风气,蛐蛐的价格扶摇直上,被后人称作『促织天子』。”
《明朝小史》里曾记载:
“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时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妾以为骏马易虫,必异,窃视之,乃跃去。妻惧,自经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经焉。“
说的便是宣宗痴迷於斗蛐蛐,经常派宫中宦官去民间搜罗上好的蛐蛐。
后来他感觉北京的蛐蛐不够好,於是特意派苏州知府协助协助太监採办。
这苏州知府费尽心思找到了当时最好的蛐蛐,用自己的好马给交换了过来。
知府的妻子得知此事,认为用良马交换的来蛐蛐肯定不同寻常,便在知府离家之时私下观看。
结果一不留神让蛐蛐从罐子里跳走,找寻不见,担忧皇帝怪罪,想不开便自杀了。
等知府回家后,同样是惊惧异常,遂也自尽。
虽然《明朝小史》中记载的史料真假参半,难以辨证,但朱瞻基確实对斗蛐蛐过於上心,以致劳民伤財,被后人詬病也是不爭的事实。
否则也不会有“促织天子”“蛐蛐皇帝”的名號。
“宣宗执政的十年时间,说到底还是让大明发展的更为繁华,酷爱斗蛐蛐一事虽然被世人詬病,但终究是瑕不掩瑜。”
朱棣听后略作沉吟,朱瞻基这个好圣孙可是他最看重的接班人,岂能因斗蛐蛐一事荒废国事,以至於被世人议论?
看来日后对朱瞻基的教育问题也得更加抓紧才行。
接著,
朱棣歪著头看向於琛,目光探究。
你小子刚才犹犹豫豫,我还当有什么大事,原来就这啊?
虚惊一场。
於琛猜出了朱棣的意思,心想你可坐稳了,別从椅子上掉下来。
正准备开口,徐妙云却先出声了。
“於小郎君,你没记错罢,詹基如何只执政十年时间?”
她这么一说,朱棣一愣。
徐妙云不提,他还没反应过来。
於琛说他儿子只上位十个月就薨毙也就罢了,怎么好圣孙也如此短寿?
甚至徐妙云不提此事,他竟有一种,朱瞻基比朱高炽多活十年,已经很划算的错觉。
现在回过味来……
怎么他儿子他孙子,都成了短命鬼了?
“先前你说太子因过度肥胖危及健康而死,詹基又是因何缘故,莫非也和太子一样?”朱棣疑惑问道。
於琛摇摇头,道:
“史书並未记载宣宗肥胖,相反倒是个身形矫健能骑马统兵的形象。”
“那到底是为何?”
朱棣急了,他的好圣孙不能死的不明不白啊!
“陛下莫急,据史书记载,和后世史学家推断分析,宣宗早亡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宣宗喜欢斗蛐蛐,而斗蛐蛐所用的罐子器具可能含铅性涂料,铅在后世属於重金属,对人体也是有害的,宣宗日日接触,可能是铅中毒,导致免疫力低下,所以身体状態每况愈下。
二则是过度劳累,导致精力损耗过度,大明朝因太祖废除相制,皇帝的工作量是歷朝中最高的,极其消耗精力,
不仅仅是仁宗与宣宗,除了太祖皇帝与陛下,大明后代皇帝九成寿不及40,只有刚才跟陛下说的明世宗朱厚熜,他活了60岁。
第三点涉及到后世医学上一个名为遗传病的观念,部分人认为……陛下的子孙后代,可能带有某种遗传病,身体本就弱於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