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荆棘之影(1/2)

翠顶亭的核心会议结束已近黄昏,陈林回到青藤工坊那间瀰漫著药草与金属气息的密室。

指尖拂过冰凉的暗影荆棘之环,那內敛的暗金纹路仿佛呼应著他內心燃烧的紧迫感。

二十天后,万象试炼塔的大门便將开启,而通往净化圣殿的道路,必然充满了未知的凶险。

“团队作战,各有分工……”陈林盘膝而坐,心神沉入精神海。

本源之种冰冷的根须蔓延,梳理著会议中获取的信息。

他自己的定位——控场核心与隱匿保障,在腐化园那复杂多变、毒瘴瀰漫、魔植丛生的环境中,意味著需要承受极大的压力,尤其是在遭遇突发状况或需要快速侦查时。

“个人能力终究有限。我需要更多的『眼睛』和『盾牌』。”

陈林的目光落在次元袋中那张闪烁著魔法灵光的羊皮纸上——定製魔导器兑换凭证(高阶)。

这本是打造一件强力攻击或防御装备的绝佳机会,但此刻,一个更符合他当前需求、更能发挥他独特优势的想法在脑海中成型。

“消耗型傀儡。”

陈林低语,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探路、断后、吸引火力、甚至是携带恶念药剂进行自毁攻击……它们將是延伸的藤蔓,是可控的牺牲品。”

这个想法並非凭空而来。

在壁垒学习期间,他接触过基础的傀儡构造学和能量核心原理,虽然远不如专精此道的伊芙琳导师精深,但结合他独特的本源之种解析能力和共生体特性,足以开闢一条新的路径。

更关键的是,他手中拥有几项旁人难以企及的优势:

本源之种能精准分析材料特性、能量迴路效率,优化结构,提升傀儡性能和稳定性。

由自己融合的共生体可以催生出变异噬血藤种子,而变异噬血藤催生出的藤蔓柔韧、灵活、对毒素和精神污染有一定抗性,是製作傀儡主体结构、传动部件甚至神经网络的绝佳生物材料。

从亡灵之地获得、又经本源之种提纯的恶念结晶,蕴含著高度凝练的负面精神能量。

不仅能量密度高,其引发生物恐慌、干扰精神感知的特性,在幽影迴廊和腐化园的环境下能起到很好的被动驱赶游荡生物的作用,而且在这两个地方也比较容易补充。

长期使用月光苔的经验,结合本源之种优化,有望將净化力场微缩集成到核心控制节点,对抗腐化园的精神污染和深渊气息。

高阶定製魔导器凭证,能让他获得壁垒秘法工坊的顶级材料配额和专家级加工协助,解决他自身在精密製造上的短板。

“磨刀不误砍柴工。”

陈林眼中燃烧著决意。

陈林没有急於动手,而是首先在精神海中,藉助本源之种进行高强度的模擬推演。

傀儡需满足以下核心需求:

常规探索状態下需要体积小、在各种地形能移动灵活、具备基础环境感知、信息回传。

战斗状態则需要启动速度快、反应迅捷、可预设自毁程序,可携带微量恶念药剂或麻痹毒素雾化装置、干扰敌方判断。

同时考虑到是傀儡的消耗属性,需要成本控制,能大量製作。

形態结构方面:本源之种快速模擬了蜘蛛、蛇、鸟、昆虫、小型人形等多种形態。

最终,一种结合了蜘蛛底盘稳定性与蛇形身体灵活性的类蜈蚣结构脱颖而出。

(请记住 海量好书在 101 看书网,101????????????.??????等你读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主体为多节可弯曲的蛇身,提供转向灵活性和一定的攀爬能力;

底部配备六对短小但强韧的附肢,提供快速贴地移动和一定跨越障碍能力;

周身和头部都有精神力传感器。

採用恶念结晶驱动。

本源之种推演出一个高效的能量转化法阵模型,能將恶念能量稳定转化为驱动傀儡活动的纯粹魔力流,並预留一个“超载引爆”接口。

微型化的精神指令接收和处理节点。

核心难题在於隔绝腐化园的精神污染对指令信號的干扰。

陈林想到了月光苔的净化力场。

他推演將优化后的月光苔粉末融入核心节点的保护层,形成一个微弱的、持续性的净化屏障。

同时,指令传输採用加密的、与本源之种同源的微弱精神波动。

计划使用最低配的魔化水晶碎片、简易炼金滤芯、以及一个微型的、基於变异噬血藤感知特性的“精神污染预警触鬚”。

选定变异噬血藤为主材。

本源之种推演出最优的催生和预处理方案:

在特定营养液中催生,使其柔韧度达到极限,然后浸泡於混合了微量精金粉粉末和固化药剂的溶液中,最后进行魔力烘烤定型。

这样处理后的变异噬血藤,具备生物材料的韧性、轻便和一定的能量传导性,又拥有了接近金属的硬度和稳定性。

运动设计为简单的槓桿和齿轮组合,这个需要由工坊精密加工,由处理后的变异噬血藤纤维束作为“肌腱”驱动。

本源之种优化了传动效率,减少能量损耗。

推演结束时已是深夜,陈林的精神力消耗巨大,但一个清晰的框架已然形成。

他將所有推演结果匯总,然后把结构图、材料清单、能量迴路模型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方案说明。

清晨,陈林便带著方案和定製凭证,直奔壁垒核心区域的秘法工坊。

这是一座充满机械运转声和魔力辉光的巨大建筑。

接待他的是工坊的一位资深工匠大师,一位头髮白、戴著精密单片眼镜的老者,名叫巴顿。

巴顿大师起初对陈林放弃打造强力魔导器而选择製作消耗型傀儡有些诧异,但当他仔细阅读了陈林那份结构清晰、思路独特、的方案后,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有意思……利用活性植物材料作为主体,恶念结晶驱动,微型净化场抗干扰……年轻人,想法很大胆,整合思路很清晰。”

巴顿大师评价道,

“材料没问题,壁垒的库存足以支撑。

加工方面,高精度蚀刻和迴路固化由我的团队负责,確保能量迴路的稳定性和微型化。

但生物材料的处理和最后的组装调试,以及核心控制节点的精神力烙印,需要你自己完成。

工坊只提供標准化的加工服务。”

“明白,感谢大师支持。”陈林鬆了口气。

最难的材料和精密加工问题解决了。

他立刻提交了清单。

巴顿大师效率极高,当天下午,除了需要催生的变异噬血藤种子,其余所有材料和加工好的核心部件都送到了青藤工坊。

陈林立刻开始了变异噬血藤的催生和预处理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