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九品芝麻官(1/2)

紫宸殿內,殿门紧闭,唯有李炎与马元贄二人密谈的声音。

李炎沉吟片刻,目光看向马元贄说道:

“对了,仇士良为朕寻访的那几位『有道之士』,昨日已然入宫,朕因事耽搁,未曾召见。”

李炎语气平淡继续说道:

“你安排的那批道士——其中包括夹在道士中那群口风严实、能传递消息的可靠之人,定在下月初二。

届时,朕会召见仇士良引荐的那批道士,你让你的人,也一同入宫覲见。

记住,要做得自然,混入其中,不可令人生疑。”

说到此处,李炎微微一顿,他猛然意识到,昨日仇士良告退时,竟未主动稟报那些道士被安置在何处。

是仇士良一时疏忽忘了?还是这本身就是一种刻意的试探?想看看皇帝对这些方外之人是否真的上心?

“臣明白,定当安排妥当,万无一失。”马元贄立刻躬身领命。

马元贄领命后,见皇帝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目光望向殿角的香炉,似乎在权衡著什么,他不敢打扰,垂手肃立,静静地等待著。

殿內陷入短暂的静默,几息之后,李炎心中已然有了定计——无论仇士良是忘是试,此刻都不宜深究,按照他忘了行事即可。

李炎抬眼看向依旧恭谨侍立的马元贄,语气带著关切的问道:“你在枢密院,近来处境如何?”

马元贄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谨慎的、带著点庆幸的笑意,躬身答道:

“回陛下,自陛下命楚国公在紫宸殿伴驾参阅奏疏以来,臣在枢密院的处境,確比先前好了那么一点点。”

马元贄斟酌著措辞说道:

“一些原本依附无门、或对楚国公专权心怀不满的边缘人物,或受李惟贞等人排挤的小吏、书办。

已经悄悄向臣示好,表达了依附之意,能传递些无关紧要的消息,虽尚未触及核心,但总算是开了个口子。”

李炎嘴角勾起一丝笑意说道:“哦?是吗?这倒是个好消息。”他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

““一切皆赖陛下圣明筹谋。”马元贄连忙谦卑道:

“楚国公自奉旨协助陛下批阅以来,精力確然大部耗於紫宸殿。

每日先在此处將奏疏条陈完毕,之后回到枢密院值房,便常召那李惟贞等心腹入內。

臣暗中留意,他们每每闭门翻阅的竟是自代宗皇帝以来,枢密院所秘存之歷年紧要密疏的处理,时常熬至深夜,灯火不熄。

正因如此,才给了臣一丝喘息之机。”

马元贄隨即话锋一转,拋出一个更重要的信息,声音带著一丝探询说道:

“还有一事,需稟明陛下,昨日,韩国公身边那个叫邓宇哲的心腹幕僚,私下联络到臣。”

“邓宇哲?”李炎眉梢微挑。

“正是。此人言辞恳切,代韩国公传话,言道深知臣在枢密院受楚国公一系排挤之苦。

韩国公愿在枢密院事务上,全力襄助臣摆脱困境,甚至助臣更进一步,拓展权柄。”

马元贄观察著皇帝的脸色说道:

“臣当时未敢轻诺,只推说兹事体大,需慎重思量,允诺於明日也就是宣懿皇太后追封大典之后,再予其答覆。

陛下,您看此事当如何处置?”

李炎听完,嘴角又露出了笑容,鱼弘志果然不甘坐以待毙,又开始主动进攻了,在仇士良的后院枢密院挖墙脚了,这正是他乐见其成的局面。

“答应他。”李炎毫不犹豫的说道:

“此乃天赐良机,於你只有百利而无一害,鱼弘志此刻急於在枢密院培植势力抗衡仇士良,你便是他最好的选择。

他给你梯子,你顺势而上便是,借其力,先在枢密院站稳脚跟,培植羽翼。

他需要你在院內牵制仇士良,你则需要他的势力和资源打开局面,各取所需,何乐不为?但其中分寸,你要把握好。”

“臣遵旨,谢陛下明示,臣明日便回復那邓宇哲。”马元贄心头大定,深深一揖。

“嗯,若无他事,你且退下去办事吧。”李炎摆摆手,示意马元贄可以离开。

就在马元贄躬身准备告退时,李炎仿佛又想起什么说道:

“对了,你一会儿退下后,寻个稳妥的时机,私下里问问马元实……”李炎顿了顿说道:

“问问他,昨日为何会那般凑巧,出现在隨侍朕入殿的小黄门队伍之中。

朕记得,他原本似乎在扫洒处当值。”

马元贄心中一凛,立刻应道:

“臣明白,定当问个清楚,回稟陛下。”说罢,再次行礼,悄无声息地退出了紫宸殿。

殿门合拢,李炎收回目光,重新拿起硃笔,將案头剩余的几份奏疏迅速批阅完毕。

处理完公务,李炎起身道:“摆驾,去尚食局。”

---

掌管宫廷膳食的尚食局署衙內,空气中瀰漫著各种食材的香气。

尚食局奉御早已率直长、司膳、司酝、主膳等一眾属官,在局门前恭迎圣驾。

“都平身吧。”李炎目光扫过眾人,直接问道:“掌朕日常膳食的司膳,是哪一位?”

一名身著浅绿女官服饰、约莫四十许、面容干练的女子趋前一步,再次躬身:

“回稟圣人,奴婢司膳周氏,掌圣人日常膳羞。”

“好。”李炎点点头,指著被马元实妥善保管、此刻已放在一旁的那口乌沉沉、造型奇特的精铁锅说道:

“周司膳,將此物架到灶上去。”

周司膳和眾人看著那口深腹圆底、带双耳的铁锅,眼中都充满好奇和不解,但仍依令行事,指挥杂役小心地將锅安置在一个合適的灶眼上。

“好。”李炎点点头,指著那口乌沉沉的精铁锅说到:“周司膳,你且听好,此物名为铁锅,是朕命少府监特製,用於庖厨烹炒。

其用法,与蒸、煮、炙、醃皆有不同。”

李炎走到灶台前,亲自指点:

“锅烧热后,倒入適量的…嗯,脂膏或芝麻油皆可。”

李炎儘量用唐代已有的词汇描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