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出宫前(1/2)
不久之后,在京兆尹杨虞卿府邸的密室中,几位在国子监有眼线的牛党官员,也得到了今日国子监所见所闻的详细稟报。
“陛下对监生所言,似乎…都差不多?”刑部侍郎萧浣皱著眉:
“除了对那王衍的漕运之策多问了几句,对李生所言吏治腐败也说了句切中时弊外,其余皆是泛泛嘉许,听不出特別的倾向。
杨虞卿靠在椅背上,烛火照在了他脸上,杨虞卿缓缓道:
“这便是陛下的高明之处,不表態,不树敌,广纳建言,示天下以宽仁。
然其心中所重,观其言辞细微处,或已显露一二。
漕运关乎钱粮命脉,吏治乃施政根基,这两点,怕是他与那李德裕都必然要抓的。”
“那我们…”李汉试探著问。
杨虞卿眼中闪烁著老谋深算的光芒:
“急什么?陛下不是让那些监生们三日后递奏疏么?
郑覃那老匹夫定然会筛选,届时常朝之上,陛下如何处理这些奏疏?
是留中不发,是交议中书门下,还是择其一二试行?
李德裕入京后,又会如何动作?这才是关键。
现在,都给我沉住气,约束好各自的人,莫要再轻举妄动,授人以柄!
一切且看明日常朝,尤其是三日后的常朝再说!”
眾人闻言,虽有不甘,也只能点头称是。
密室內的烛火不安地跳动著,映照著他们脸上交织的忧虑、不甘与一丝渺茫的期盼。
仇士良並未直接回府,他先来到了位於玄武门附近、戒备森严的神策左军中尉值房。
值房內灯火通明,数名心腹將校早已肃立等候。
“今日宫中,鑾驾离宫及回宫期间,各处可有异常?”仇士良的声音冷硬,目光却如刀锋般扫过眾人。
“回稟中尉!”负责宫禁巡逻的都將躬身道:
“一切如常!各门守卫森严,巡逻频次加倍,未发现任何可疑人物或异动!內侍省各处眼线亦回报,宫闈平静!
“嗯。”仇士良鼻子里哼了一声,脸色稍缓说到:
“很好。尔等今日辛苦,安排好夜间值守轮替,便下去歇息吧,记住,任何时候,宫禁都是第一要务!一只苍蝇,也不许乱飞!”
“喏!中尉放心!”眾人齐声应诺,行礼后鱼贯退出。
值房內只剩下仇士良一人,他並未坐下,而是背负双手,缓缓踱步到值房门口。
推开厚重的门扉,一股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他抬眼望向深邃的夜空,冬夜的天空格外高远,几点寒星疏淡地缀在墨蓝色的天幕上,一弯冷月悬於飞檐斗拱之上,清辉洒在冰冷的宫砖和肃杀的甲冑上。
仇士良就这样静静地站著,高大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很长。
想著白日里国子监的喧囂、监生们或激昂或稚嫩的言论、皇帝温和笑容下令人捉摸不透的眼神、鱼弘志被单独叫住时那掩饰不住的得意。
还有那民谣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在这冰冷的夜色中在仇士良脑海翻涌。
久久无言,此时只有深沉的寂静和宫苑深处更夫那悠长而单调的报时梆子声。
仇士良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宫墙,投向了长安城沉睡的万家灯火,又仿佛只是凝固在虚空中的某一点。
无人知晓这位权倾朝野的楚国公,此刻心中究竟在思索著什么。
是权力的稳固?是新君的莫测?是潜在的威胁?亦或是这大唐天下。
正月二十一,紫宸殿常朝。
殿內各部堂官依序奏事,內容多为开春后的例行公事:户部奏报各地常平仓糶米章程、工部请旨疏浚关中某处淤塞灌渠、兵部呈递边镇例行换防文书。
李炎端坐於御座上听著,大多数奏对皆依循旧例或由宰辅崔郸参详后,简洁地批个准奏或著有司详议再奏。
当轮到中书侍郎兼领礼部尚书陈夷行出班时,他手持笏板,声音沉稳:
“陛下,今岁春闈省试之期將近,按往年成例,礼部需於正月下旬至二月中旬间,择吉日开科取士,网罗天下贤才。不知陛下於开科时日,可有圣諭?”
科举乃抡才大典,关乎国本,亦是朝堂各方势力角力延伸的战场。
李炎微微侧首,语气中带著点新君对旧制的生疏问道:“哦?春闈日期旧例是怎么商定的。”
陈夷行恭敬答道:“回陛下,通常自正月下旬起,至二月中皆可,具体吉日由太常寺与礼部择定,再奏请陛下钦定。”
李炎略作沉吟,仿佛在认真计算日程,隨即拍板说到:
“嗯,国丧初毕,诸事渐安,便定在二月十五日吧,月半之时,亦显朝廷对才俊之期许。
著礼部、太常寺依制筹备便是。”
李炎选定二月十五,因为时间充裕,既显庄重,又不会过於仓促。
陈夷行领旨:“臣遵旨。”
陈夷行正要退回班列,却听御座上的皇帝又开口了,声音带著一丝临时起意的兴致:
“且慢。陈卿,朕昨日於国子监,得见我大唐未来之栋樑,心有所感。
这春闈,既是为国选才,何不再加一场殿试?
待省试放榜后,朕欲亲御宣政殿,召那些及第的进士们,亲自策问。
一则彰朕求贤若渴之心,二则朕也想亲眼看看,我大唐此番遴选的举子,才具风仪究竟如何。”
此言一出,殿內微起波澜!殿试並非唐代常制,多行於制举(皇帝临时下詔特设的考试)或特殊年份。
新君甫一登基,便在常科中加开殿试,此等殊恩,实属罕见!
这无疑是將新科进士的荣耀与前途,更进一步与皇帝本人绑定。
陈夷行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深深一揖:
“陛下圣明!亲加策问,拔擢英贤,此乃士林无上之荣光。
更显陛下励精图治、重视人才之至意!臣代天下举子,叩谢陛下天恩!”
陈夷行此时心中狂喜,此举对新君声望及未来掌控朝堂人才流向,大有裨益。
牛党官员则面面相覷,神色复杂。
李炎摆摆手:“嗯,此事亦交由礼部会同太常寺筹办,务必周全。”
眼看常朝將尽,李炎又对陈夷行和侍立一旁的太常寺卿王起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