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暗流涌动(二)(2/2)

仇士良躬身领命,心中那点因丹凤门事件而起的疑虑,似乎又被这份掌控细节的权力感和皇帝依旧的倚重冲淡了几分。

“好,那咱们继续。”李炎满意地点头,重新拿起一份奏疏,仿佛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仇公,你看这份,是关於……”

殿內,炭火噼啪,君臣奏对之声再次响起,一个虚心请教,一个从容解答,表面和谐依旧。

几个时辰过去,这期间李炎认真地听著,不时点头,眼中闪烁著求知的光芒,仿佛要將仇士良的每一句话都刻进心里。

李炎手中的硃笔,则依循著仇士良的分析,在奏疏上落下或准或缓的批註。

终於,案头堆积的奏疏处理完毕。李炎长长舒了口气,脸上带著真诚的疲惫和感激,看向仇士良:

“今日真是辛苦仇公了!若非仇公在旁提点襄助,朕真不知要耗费多少心力。

时辰不早,仇公快回去好生歇息吧,明日怕是还有诸多事务,要劳烦仇公,到时朕再召仇公来商议。”

“为陛下分忧,乃老奴本分,何言辛苦。”

仇士良深深一揖,姿態恭谨无比的说道:

“陛下也请早些安歇,保重龙体,老奴告退。”

仇士良倒退几步,方才转身,紫袍身影沉稳地消失在殿门之外。

然而,在仇士良转身的剎那,李炎清晰地捕捉到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深沉思虑——那绝非疲惫,而是如同老猎手在暗夜中审视猎物般的警惕与评估。

殿门合拢,紫宸殿內重归寂静,只剩下炭火燃烧的微响。

李炎独自一人坐在宽大的御座上,方才面对仇士良时的轻鬆与信赖之色瞬间褪尽,只余下深沉的凝重。

“看来终究还是引起这老狐狸的怀疑了。”李炎心中警铃大作。

今日丹凤门上的应对,超出了仇士良对一个傀儡的预期。

该如何进一步麻痹他?甚至打消他的疑竇?

继续扮演依赖?还是需要再加点別的戏码?

比如,对道士表现出更强烈的兴趣?

或者,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故意犯点幼稚的错误?

“鱼弘志……”李炎的思绪转向那个主动请缨的韩国公。

此人今日的表现,急切中带著不甘,对仇士良的嫉妒几乎要溢出来。

那主动爭取护卫差事的行为,无疑是在向仇士良的权威发起挑战!

看来那流言和今日宫门前的言语,確实在他们之间撬开了一道不小的裂痕!这道裂痕,必须善加利用!

与此同时,长安城另一隅,京兆尹杨虞卿的府邸密室烛火跳动,映照著几张或铁青、或颓丧、或焦灼的脸庞。

牛党在京的核心人物几乎尽数在此。

“师皋兄!”刑部侍郎萧浣声音乾涩,打破了沉默:

“长安城里坊间盛传的那些俚语和民谣,大家都听说了吧?

金鱼袋,玉搔头、凤凰飞过白苹洲……句句诛心!

矛头直指仇士良和罢相之事!这不知是何方神圣的手笔?”

他话音刚落,给事中张元起猛地看向主位的杨虞卿,眼中带著惊疑和一丝希冀:

“杨公!前日您曾说天还未亮透、或有柳暗明之处,这民谣,还有今日国子监叩闕,声势如此浩大,难道都是您的手笔?那叩闕之事也是您……”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杨虞卿身上。